第12章 王杀王(4)
作者:赫连勃勃大王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853

歧盛心内,深恐时日稍迟,汝南王和卫?二人一定会遣返楚王等人归藩。这二人如此憎恶自己,日后身家性命,肯定凶多吉少。所以,他想先下手为强,竭力撺掇楚王接诏行事。

公孙宏非目光短浅之辈,出于寒人阶层急于掌权的热情,他也在旁激劝:“殿下,日前诛除杨骏,皆东安王和您指挥大局。事成之后,功归汝南王和太保卫?,可见,朝廷赏罚,大是不公。观汝南王、卫太保之志,必会迫使殿下返回封地,远离京城枢机。荆州迢迢,殿下蛟龙失水啊。值得庆幸的是,现在北军尚归殿下掌握。如果殿下犹豫后,必定为人所制!”

楚王沉吟。“皇帝手诏,只让我率兵罢去汝南王和卫?的官职,倘若日后这二人东山再起,或者我们日后与贾皇后有隙,她再启用他们两个人制衡我们,又该如何是好呢?”

歧盛闻言,面露阴狠,同时他兴奋得鼻头红,对楚王说:“殿下,如今您握有皇帝青纸诏书,生杀诛罚,皆在殿下之手。当初杨骏之诛,诏书上只讲免掉他的官职,也没有明说是要杀他,最后,还不是诛杀他三族、僚属无遗类……大丈夫行事,万不可有妇人之仁!只要动手,定不能留活口。卫太保文官老臣,尚可饶他性命,汝南王为皇室尊长,绝不可留!……一不做,二不休,依在下愚见,起事之后,我们可以观察形势,如果一切顺利,大可直接入宫……”

歧盛望了望不远处热锅蚂蚁一样走来走去的宦者张弘,没有再继续说下去。

楚王司马玮一咬牙,拔出腰间宝剑,猛砍在殿柱之上,高声言道:“事决矣,不做不休!”

张弘见到楚王最终表态,倒头便拜,兴高采烈:“楚王殿下英明神武!我即刻返回宫内,禀报皇后。宫内还有积弩将军李肇,也等待殿下的回话,我让他马上率兵助战……”

言毕,张弘急匆匆离开了楚王府。

在歧盛、公孙宏协助下,楚王司马玮部勒本军兵马,同时矫诏,紧急召入京城内外三十六军的统军,让他们全部入楚王府报到。

“汝南王司马亮和太保卫?,密图不轨,擅议废立,形同反逆。我受皇帝密诏,都督中外诸军,汝等皆应听我节制,助顺讨逆!倘有不从者,诛杀三族!”

面对站满了阶庭的诸军统军,楚王厉声宣布。

统军们闻令,相率惊顾。

自从杨骏之诛以来,这些人都如惊弓之鸟。他们心中深知,只要是站错队伍跟错人,不仅自己的项上人头要掉,三族也会被诛戮殆尽。

毕竟召集者是皇帝的亲弟楚王,先前他有勇有谋,能一举诛杀杨骏等人。有此前鉴,诸统军心内稍安,不敢不对他唯命是从。

而楚王司马玮把这些人召至王府,并不是派他们带兵去抓人,只是把他们全部软禁在王府内,不让他们有机会擅自出去指挥队伍。

如此来说,事后无论哪一方得志,这些统军们都有为自己解释的余地。所以,楚王司马玮这样行事,使得他们更感安全,不会轻举妄动。

正在这时,楚王府外人马喧腾,原来积弩将军李肇率一千禁卫军前来听从楚王调遣。

楚王司马玮令,派公孙宏、歧盛、李肇等人,领兵去抓捕汝南王司马亮;派成都王司马颖等人,率部分北军士兵去抓捕太保卫?。至于楚王本人,他与兄弟、长沙王司马?、淮南王司马允一起,坐拥精兵近两万人,在楚王府内指挥全局。

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是,逮捕汝南王司马亮和太保卫?的过程,比起当初诛杀杨骏,要简单容易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