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虚玄尽簪缨(4)
作者:赫连勃勃大王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605

从魏朝正始年间开始,玄学大盛,特别是“贵无之学“盛行。此后以往,清谈务虚之风遍及朝野,致使儒学渐趋衰落,士大夫中更是有不少人纵欲放荡,视礼法如无物。

王衍对裴?这个话题很有兴趣,马上辩解说:“尚自然,崇玄妙,才能雅远旷达。理政作人,当以‘无’为本……”

“夷甫之言差矣。如今士大夫,立言借助虚无,谓之玄妙;处官不亲所职,谓之雅远;行事忘其廉操,谓之旷达……如此怠慢纵放,悖吉凶之礼,忽容止之表,渎长幼之序,混贵贱之级,让人忧心扼腕……有人聚集士人纵饮欢歌,裸裎亵慢,甚至对弄婢妾,丑行秽态,无所不至,德行大亏!”裴?言辞滔滔,情绪激动。

“裴公所言,大似谬误。我辈贵‘无’,乃何宴、王弼二位先辈所述之‘无’,亦即老、庄所讲之‘无’,其目的在于‘无之为用’,以‘无’为体,所以最终能无所不有,无所不通,无所不往。王弼曾言:‘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由此而往,无为于万物,而万物各适其所用……”王衍狡辩。

一旁有见识的朝臣都能听得出,王衍并非对老庄和《易经》有特别深入的研究,他只会纵横狡辩,一向以清谈成名。虽然王衍总能口若悬河,细究之下,他的话前后满是矛盾。但他名声确实在晋朝太大,职位又显,以至于在这位大名士倡导下,洛京浮诞日益成为风俗,士大夫谈玄成风。

“夫万物之有形者,虽生于‘无’,然生以‘有’为已分,则‘无’是‘有’之所遗者也。故养既化之‘有’,非‘无用’之所能全也;治既有之众,非‘无为’之所能修也。心非事也,而制事必由于心,然不可谓心为‘无’也;匠非器也,而制器必须于匠,然不可谓匠非‘有’也。……”裴?顿时来了精神,言谈侃侃,在太极殿东堂大谈他的“崇有论”。

贾谧对裴?和王衍的对话半懂不懂,倒是非常感兴趣,凑过来细听;石崇、潘岳等人饶有趣味,不停点头;王戎、张华等,伫立一旁,捋须不语……

绝席而坐【注3】的傅咸一脸怅然,他对身边年纪相仿的族叔傅祗说:“朝廷上下,其实只分两派人物,一派尚虚无,一派尚奢侈。此辈终日玄言,弃孔孟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耽误政事,不能有丝毫匡救时艰。唉,礼教沦亡,士大夫误尽苍生,如此以往,恐怕祸不旋踵了……”

傅祗嘿嘿两声,默然不答。自杨骏被诛之后,他明哲保身,朝内朝外,基本不表任何意见。

看到众人皆忙于谈玄论道,无人关心朝政,傅咸愤怒之余,当廷高言道:

“司徒王戎,禀性贪婪吝啬,聚敛无度。他居高官显位,随波逐流,对国事漠不关心……按照古代典制,官吏三年考核一次,经过三次考核后,才能决定升迁。王戎擅改旧制,任人唯亲,随意调升官吏,驱动浮华,亏败风俗,应该罢免王戎官职,以敦风俗!”

看到傅咸敢于当众弹劾司徒,大臣们又都扭头看着他,没人出声。

“傅咸,你如今职务,乃司隶校尉……弹劾王司徒违背典制,对你来说,大概越你职权了吧,我想,这并非你份内之事。依我之见,越权奏事,反而应该就此免掉你的官职!”

众人凝目。说话之人,出大家预料,乃赵王司马伦。

依据晋朝制度,像司马伦这样的尊亲王爷,在朝廷上都有专门坐床摆在上。作为宗室,一般来讲,这些人不会当众表自己意见。赵王此次之所以贸然言,正是站在他身后的孙秀撺掇使然。

孙秀善于察言观色。他知道王氏家族势力强大,看到傅咸当廷攻击王戎,自然力劝赵王司马伦当众表态,以图能在阀阅大族中争取更多的支持和好感。

司马伦身长体瘦,满脸长着浓密杂乱的白胡子。他右眼眼皮上面长着一颗大肉瘤,面相非常凶险丑陋。当他恶言相向之时,睁一目渺一目,样子看上去凶恶异常。

“我身为司隶校尉,职责就是纠察官吏违法乱纪!王戎虽贵为司徒,但我司隶校尉,自可以与御史中丞一起行权,能够纠察皇太子以下文武百官!”面对赵王司马伦咄咄逼人的呵斥,傅咸毫不退缩。

王戎是个老滑头,他赶忙向傅咸和司马伦各躬身一揖,谦恭地表示:

“赵王殿下爱护老臣,我在此向殿下致礼!我行事不谨,傅大人所说,非常有理,待御史提出书面弹劾后,如果傅大人所讲皆实,我定当辞去职务…………”

不等傅咸表态,贾谧变得非常不耐烦,他咳嗽一声,挥手对朝臣说:

“今日暂且议到这里,应皇后之命,我还要去东宫陪侍太子读书……”

注1】泾阳,今甘肃平凉西北。

注2】雌黄,古人写书多用黄纸,因雌黄这种东西与黄纸色相宜,故可用之涂盖误字。信口雌黄这个成语,就出自王衍,就是指挥他随意篡改老庄典籍的原意。

注3】傅咸官职是“司隶校尉”,自东汉时代起,为表示尊崇,御史大夫、尚书令、司隶校尉三个人,在朝廷上皆专席(绝席)独坐,称为“三独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