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作者:lys862051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370

第二天一大早我的生理时钟固定的叫我起床,然后和早已等候在外的伴读、侍读们一起做完每天上午都要做完的训练和学习,下午就开始研究昨天的体会、经验。

“各位,你们说了那么多,无非是多么多么的辛苦,以及要用怎样的技巧能轻松一点,但你们能不能想办法让收割像织布机那样可以一次弄多棵稻谷?如果那样会节省多大的力气和人力,能节省多少时间去晾晒、拨壳?”

“可能吗?世子,从来没有人想过要用奇技来做这种事?”张励起身说道。

“没试过怎么知道行不行?大家刚才不都在讨论收割时怎么省力的好吗?现在有可能有省力的办法,你们就真的认为只有个人的方式省力的方式最好,不考虑大家都有益处的方式了吗?!”我看着他们都点头同意,有些气急的说道。

他们听我这么说,互视了一下,然后陈季起身说道:“既然世子这么说了,那我们也没什么好说的了,世子有什么主意尽管吩咐吧!”

“请世子吩咐!”等他说完,其他几人也起身说道。

“那好!你们几人就辛苦一下,先回房写清楚自己能够想到的所有能够用于收割机制造的项目和细节,分别罗列出来,然后再去一趟庄田,去向佃农询问一下播种的间隔,现在长成后和播种时是否一样,然后查看一下种植地盘的高低起伏。去查看一下长成后的稻谷收割时的高度,等等等等,凡是你们想得到的尽可能详细的给我弄来,我现在去找父王,如果要造收割机就一定要有熟练的工匠,所以一定要得到他的支持。”我奋而起身,说道。

“是,世子!我等这就去准备东西,明天一早就动身。”众人躬身应道。

“嗯!”

我点点头,看着他们出钱后,就起身让吕芳带着前往父王现在的书房,吕芳算是一位老人了,随仅比我年长两岁,可府里的事他比我清楚。走在路上,我不禁有些期盼又有些担心的想着刚才的情景,不知几人能实心的做好这些事。当年生产兵团里就是用最简陋的工具进行开垦的,所以对我来说要说困难也就是动力问题,不过听说百年前十九世纪的英国人就能用马来拉车进行简单的收割工作,也不用太过小心,现在仅仅是检查一下众人的诚恳。

就本心而言,我当然希望能够百分之百的有效,但文革的经历让我清醒的意识到人并不是那么简单而纯粹的生物,总有特别的例外存在,思想是不能被强加于人的,所以**才会犯那样的错误。

不知不觉间就走到书房门前。先让人进去通报一声。这是在外面。得注意一下。得空间看着面前有些简陋地书房。这座书房不比城里王府里地书房气派。简练地刷了几层黑漆。低矮地房檐和木色不经修饰地窗户。都体现着一股子地田园风光。

“世子。王爷让您进去。”吕芳很快就出来了。然后悄声对我说道。

“嗯。那你先等在这里。”抬步进入房内。看着父亲正悠闲地看着《老子》。看我进来后有些好笑地说道:

“昨天休息地还好吧?真是累坏了。”

“是地。父亲。我没想到会这么累。”看着房里没人。我行过礼后就不顾及了。一**坐在旁边地椅子上说道。

“呵呵。天将降大任夜。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形不乱其所为。熜儿现在应该深有体会了。说吧。我可是知道我地小世子无事不登三宝殿地。”

听到父亲的说笑,我也只能无奈的笑笑,然后说道:“父亲,看您说的,不过,嗯哼!父亲,今天我可有事想求您的,我想要几个熟练的工匠一用,而且我还需要一块属于自己的田地。”

“哦?你有什么用,说说。”父亲好奇的问道。

“是这样,我昨天参加收割,深感这样费时费力,而且遍观史书,如果遇到天灾**等不定因素,不及收割,很可能遇到损失,所以我想制造一种收割之机械以省民力,让他们能够轻松一下。父亲。”说道这些,我还是起身、躬身说道。

“嗯,不错,你可以从这件事中想到这些,当真不易。行!不过我不能马上就给你熟练的工匠,而且这次的秋收也不等你,所以我会在秋收结算之后给你工匠,田地也是一样,不过它要在王府里开辟,等来年的夏收再说吧。”父亲欣慰的笑了笑,然后点头答应道。

“是!谢父亲!”

大喜过望的我大声说道。行礼后大步离开。等出了房门,看见吕芳在门口守着,然后说道:“吕芳,你明天也去庄田一趟吧!不过不要和张励、陈季他们以前,你找两个人单独去,然后也和张励、陈季他们一样去查看一下种植稻谷的具体信息。不用追求时间,也不用急着和我报告,只要把事情弄清楚了,还有晚上回来就行。”

看到吕芳开始时有些惊讶,随即恢复正常的点点头,我也不用多说什么,就径直回房。拿出随身携带的那几千张资料,抽出一面标注的农业、机械一部分。然后整理出所有有关农业和农业机械,仅仅数十张的内容,他们有些是现在没有用的知识,像玉米、土豆、辣椒的种植和病虫害的妨碍、实用等等,也有现在没条件做的如温室大棚,剩下的照实没有多少了,毕竟我是物理学专业的。

看着二十多张纸,里面有播种机、联合收割机、玉米收割机、杂交水稻,现代的生活让我认识到这是大明朝,它仍然以农业耕种为主体,所以要做事情,要有自己的贡献也应该从农业开始,手里有粮,心里不慌,这是**的教导。

不过其中三项的机械部分只有一半,大部分都是杂交水稻的。原因很简单,我也只是会用会修这些机械而已,并没有真正的去研究它们,因为只了解大概,所以就把他们拆开后的样子和重组后的样子,以及所作原理写上就已经出乎意料之外了,现在就得再次认真的重新制作了。

杂交水稻的事倒是可以实际的去做。当年袁隆平的事轰动全国,可谓家喻户晓,从73年表了题为《利用野败选育三系的进展》论文的重大突破开始我就一直在关注着,所以有的资料是比较多的,而且到这里时正在看的那边关于杂交水稻的书奇迹般的刻在我脑子里,所以事情就好办了。以前没怎么重视农业的事情,所以只写了十张,现在要补回来就有些麻烦了,只能慢慢地回忆、整理。

跟着父王忙了一个月,这一个月里自己可是长了不少见识,只有亲身的参与进来,才会知道农田对现在的人们以为着什么,那意味着生存!意味着财富!洪武九年定诸王公主岁供之数:子已受封郡王,米六千石,钞二千八百贯,锦十匹,纻丝五十匹,纱、罗减纻丝之半,绢、冬夏布各百匹,绵五百两,盐五十引,茶三百斤,马料草十匹。

亲王,米五万石,钞二万五千贯,锦四十匹,纻丝三百匹,纱、罗各百匹,绢五百匹,冬夏布各千匹,绵二千两,盐二百引,花千斤,皆岁支。马料草,月支五十匹。其缎匹,岁给匠料,付王府自造。

再加上父亲的庄田收入,每年怎么着都可折银近万两,虽然我没有看到王府里的详细帐目,但以着父王的性子积存是一定少不了的。整理完了秋收之后,总算能够回府恢复正常的起居,不过我每天下午都和陈季五人还有父亲给调来的四个工匠一起研究收割机。

张励他们总算没让我失望,把他们所能想到的数据都找来了,再加上为了开辟王府里的耕田找来的两个老农,基本上解决了实验实施上所能遇到的难题,剩下的就要看我的技术资料能运用几分了。

不过就在父王解决了秋收、入库等问题,回到王府里后,朝廷那边也66续续的传来了消息,九月辛卯,黄河在城武决口。壬辰,正德皇帝到了阳和,自称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庚子,运输内库银一百万两到宣府。冬十月癸卯,驻跸顺圣川。甲辰,小王子犯阳和,掠应州。丁未,皇帝亲子督导诸军抵抗,战五日。辛亥,寇引去,驻跸大同。

我在父王书房听到这件事时,还有些佩服这位素未蒙面的正德皇兄,这几个月我每个亥时睡觉前都要读上半个时辰的史书,而且不懂的还有袁宗皋、张励、父王他们可问,也算有些积累。我就从没看见过哪个大一统王朝中期的皇帝能够亲自上阵,勇敢面对敌人而不退缩的,就连最混乱的唐朝也是如此。

“怎么,你是不是觉得陛下此举英雄了得?”父王看到我的表情就了然于心了,所以我刚露出钦佩之情他就马上严肃的问道。

“是的!父王,我觉得皇兄此举英武非凡,扬我国威,使敌人不敢轻易冒犯。”既然被父王知道了,索性诚实的说出来的好。

“哦,那你知不知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的意思?”

“父王,是的,这是说不应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不能呈匹夫之勇。不过我认为皇兄此举也是为保我国威、军威。”我躬下身子,回到。

“你可知土木堡之变?”父王突然说道。

“儿臣知道。”笑话,要是朱家子孙不知国史的话那个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了,何况自己就是英宗的曾孙。

“你祖父英宗皇帝上乘仁、宣之治,本来可以守成而做到,但瓦剌势力渐大,正统元年冬成国公硃勇建议囤积粮草军械以备不时之需,到了正统十一年,瓦剌已经展占据了蒙古的主导地位,而且能够胁迫朝鲜的地步,那时我朝整个北方边境从嘉峪关到沈阳卫都处于威胁之中,正统十四年秋七月己丑,瓦剌犯边,朵颜、福余、泰宁三卫竟为瓦剌为先导,英宗不知其故轻率亲征,至国都与不顾。

结果你是知道的,死者数十万。英国公张辅,奉宁侯陈瀛,驸马都尉并源,平乡伯陈怀,襄城伯李珍,遂安伯陈埙,修武伯沈荣,都督梁成、王贵,尚书王佐、邝野,学士曹鼐、张益,侍郎丁铉、王永和,副都御史邓棨都死了。

这件事哪朝哪代生过?!为了这件事朝政不稳,财政乏困。你祖父被囚禁了九年时间。今日你只知你皇兄挡住了鞑靼的进攻,但他长期在外,朝廷为他花费了多少钱你知道吗?现在朝廷在顺天,皇帝在宣府,突事变应变不及怎么办?你想过没有?”

“是,父王。我知道错了。不该因一时冲动而罔下评价,谢父王教诲。”

“嗯!你知道错了就好,熜儿,你自幼就容易冲动行事,希望你下次不会在犯这种错误。”父王欣慰的点点头,说道。

出了书房,我静静思索着父王的话,我的确是忽略了现在的信息传递技术,国都所在是一国威严所在,不容侵犯。当年**动了朝鲜战争保证了国都的不被侵犯,保证了国威的存在。但他可没有亲临战线,现在父王的话让我想起了这件事,渐渐明白封建国家皇帝就代表着国家的最终威严,如果皇帝被俘,国威就会丧失,国家就会动荡。

想到景宗的位置,我突然为他不值起来,他怎么说也是在动荡不安中即位,说是受命于危难之际也不算过分,这样结局实在是牵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