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作者:lys862051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490

第二天,早朝

洪武定制:又凡早朝,御华盖殿,文武官于鹿顶外东西立,鸣鞭,以次行礼讫。四品以上官入侍殿内,五品以下仍前北向立。有事奏者出班,奏毕,鸣鞭以次出。如御奉天殿,先于华盖殿行礼。奏事毕,五品以下诣丹墀,北向立,五品以上及翰林院、给事中、御史于中左、中右门候鸣鞭,诣殿内序立,朝退出。凡百官于御前侍坐,有官奏事,必起立,奏毕复坐。后皇帝行丹墀,常北面,不南向,左右周旋不背北。皇帝升奉天门及丹陛,随从官不得径由中道并王道。二十四年,定侍班官:东则六部都察院堂上官、十三道掌印御史、通政司、大理寺、太常寺、太仆寺、应天府、翰林院、春坊、光禄寺、钦天监、尚宝司、太医院、五军断事及京县官,西则五军都督、锦衣卫指挥、各卫掌印指挥、给事中、中书舍人。又令礼部置百官朝牌,大书品级,列丹墀左右木栅上,依序立。二十六年,令凡入殿必履鞋。

永乐初,令内阁官侍朝立金台东,锦衣卫在西,后移御道,东西对立。四年谕六部及近侍官曰:“早朝多四方所奏事。午后事简,君臣之间得从容陈论。自今有事当商榷者,皆于晚朝。”四年,谕行在礼部曰:“北京冬气严凝,群臣早朝奏事,立久不胜。今后朝毕,于右顺门内便殿奏事。”

因为早朝的规模太大,基本上就是一个仪式和宣告大会。在这个大会上任何被拿出来讲的是都没有任何隐秘和退路,等于是昭告天下,使人所共知,不过它正适合登极诏书的宣告等重要事情的宣布。所以这天的天气随即暖和,但人们还是一脸的严肃。

早朝先就是宣读登极诏书,诏书中先为我的正德皇兄正正名望,然后就是要命的了,比如“‘正德中蠹政厘抉且尽。所裁汰锦衣诸卫、内监局旗校工役为数十四万八千七百,减漕粮百五十三万二千余石。其中贵、义子、传升、乞升一切恩幸得官者大半皆斥去。’,‘起复因进谏而被革官员’,‘因谏而被处死者追赠谕祭’,‘正德元年以来大小传升官尽行裁革’,‘内服个监局以弘治以前员数,多余者另行听用’,‘锦衣卫旗校人等据弘治编军册内数目,其余裁革’,‘正德十五年前该纳官钱粮物件,托久未征者尽数捐免’,‘查办王府、卫所的冒籍投冲人员’,‘自正德年来,刘瑾、钱宁、江彬擅权时弊政,诏书开载未尽者许议奏裁革’”

几千字的东西放出来引起的波澜自不必说,但我觉得还不够,现在文官们是需要团结的,要学会使用统一战线的路子来对付敌人,现在的敌人就是文官们深恶痛绝的宦官和锦衣卫,我当然是全力支持这个能清除毒瘤的行动了。

“肃静!”

随着旁边流着汗的张永一声呐喊,整个大殿顿时安静下来。我从宝座上站起来,慢慢地走动起来,看着底下千姿百态的面孔,骤地停在大殿中门的位置上,面带惊讶、恼怒的说道:

“朕刚刚接到皇兄驾崩的消息的时候,惊如霹雳,而朕这几日通过经筵,还有和大臣们的谈话时知道的事情又让我惊诧不已。尽管我在潜邸的时候知道一些,但仍然没想到刘瑾、钱宁、江彬擅权时弊政竟如此之多,之杂。所以朕让杨爱卿起草的诏书几乎一字不改的宣告下来,就是要让天下人明白,这天下以就是太祖皇帝打下来的天下,它——还是红色的!!

也许朕登基不久,有些事情仍不甚了解,但正如诏书所言:‘自正德年来,刘瑾、钱宁、江彬擅权时弊政,诏书开载未尽者许议奏裁革’,你们有什么要说的,要奏的,尽管说出来,现在没想到以后上奏也行!治天下者天下人也,天下事非内阁几人所能尽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看到内阁惊讶、激动的神色以及文武百官振奋的样子,我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说道:“张永,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杨一清历仕三朝。公忠体国。平靖边疆戮力忧劳。朕于潜邸既听献王尝言楚有三杰:刘大夏、李东阳及一清也。今册封杨一清忠勇伯。总制陕西三边军务。赐良田五十顷、赏白银三千两、锦缎百匹。以资奖励。望其惕厉自省。卫国戍边。钦此。”

一连四道圣旨。除了杨一清外。还有召费宏复入阁。嘉奖杨廷和为文忠侯地、蒋冕、毛纪加伯爵、册封王守仁新建伯地。一天之内赏出去白银万五千两。良田一百三十顷。这是大明朝从没有过地。不过我还是知道如果不在今天这个场合进行封赏地话。效果恐怕不是太好。而且王守仁也让很多人不喜欢。跟着杨一清、费宏、杨廷和同时进行地话。再加上他地功绩摆在那儿。可能阻力就会淡化下去。所以心疼归心疼。但钱还是要花。

“陛下。臣兵科给事中夏言有本呈上!”

我看见一个二十几岁地年轻人出列说道。心中好奇这个人地时机把握地真好。就在我激励人心后开口。示意他可以说话。就听他继续道:

“正德以来。壅蔽已极。今陛下维新庶政。请日视朝后。御文华殿阅章疏。召阁臣面决。或事关大利害。则下廷臣集议。不宜谋及亵近。径中旨。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绝壅蔽矫诈之弊”

“唔。很好。你很好胆气。论事也正。这样。你偕御史郑本公、主事汪文盛核亲军及京卫冗员。做得到吗?”

“臣尊旨!”夏言大声答道。

退朝之后,我返回养心殿,但马上杨廷和、礼部尚书毛澄、户部尚书蒋冕、毛纪、兵部尚书费宏、代理吏部尚书石珤追了进来,行礼后杨廷和奏道:“陛下,眼下登极诏书已下,当遵照诏书所以依次行事方可使天下信服,臣等请旨行事。”

“嗯!可以。我马上就会清理内廷的秩序,诸卿尽可放心办理诏书所述的内容,还有庄田的清理也要进行下去才行。毛纪,你现在任职户部,就由你去办理这件事情吧,另外朕在潜邸的时候,张励也曾学习过测绘技术,而且他在潜邸三年,一直负责庄田事宜,对庄田非常熟悉,你让他也随你一起办理,事情也快一些。”

“皇上,张励仅举人出身,现以正七品为内阁给事中,为人倒也品行敦良;又尝理庄田三载,或可当得此人,不知测绘何谓?”蒋冕、毛纪看起来有些犹豫,毛纪出前问道。

“嗯,测绘,是指对自然地理要素或者地表人工设施的形状、大小、空间位置及其属性等进行测定、采集、表述以及对获取的数据、信息、成果进行处理和提供的活动。一般来说就是它包括测量和制图两项主要内容。打个比方来说就是如果你要丈量整座禁城并绘成图纸被挡,他可以在月内做出来。比之禁城,庄田要简易的多,他尽可使之分毫不差。”

“啊!既如此皇上可多派几人一同办理,这样要快捷的多。”杨廷和、毛澄、蒋冕、毛纪四人听到我这么说,吃了一惊,然后四人同声说道。

“嗯,这样吧,现在的五千营把总吴强、工部营缮所所正赵铭都善于此术,把他们占调过去,再从工部调人听用。应该可以了。”

“谢皇上。”毛纪大喜道。

“皇上,锦衣卫及各卫所清查事,臣杨廷和请旨办理。”杨廷和见田庄事了,内廷已有定论,也可放心行事。连忙奏道。

“锦衣卫和各卫所朕不甚了解,然卿等既知其实,尽可放心办理,务必妥善处置。”我看了一眼杨廷和,锦衣卫和各地卫所的事现在确实不是我可以做的,既然他这么急着办理,那就让他去做好了。

“杨爱卿,朕知因朕所作联合收割机和播种机,朝廷于正德十四年三月己开始整顿各地方卫所及京师三大营。两年来情形如何?”毕竟是我做的第一个功绩,而且它使我得到了父王的认可,我有些好奇的问道。

“那两个机械很好,现在所有的皇庄和北直隶都已经普及了。但卫所的整顿因为天下多事,所以并没有多大的进展,仅在宣府、大同、宁夏、肃州四地和京师附近完成了整顿,整理出二十四万七千人。辽东都司的二十个卫所更是从去年才开始进行的,今年的春种好歹进行了下去,明年应该才有结果。”说到这个,杨廷和有些无奈的说道。

“是这样呀。看来卫所的整顿不可操之过急呀。好了,如果没什么事就退下吧。”我也无奈的摇摇头,说道。

看着他们这帮大臣退出养心殿的大门,我才转过头来看着进宫后一直跟在我身边的张永,他这个人是正德朝少有的忠直之宦,现在却因为刚刚奉天殿的事,到现在还没缓过来,真是有些造化弄人。

“张永,你在想些什么?”

“哦,回陛下,奴婢我,有些伤感。”张永愣了愣神儿,回答道。

“朕知道你有些难过,诛刘瑾、守边疆、征宸濠你都有参与,尽忠尽职,也算难得。如今一朝改朝换代,你竟要被驱逐,是不是有些怨恨?”我倒是毫不在意,说道。

“奴婢不敢。”张永扑倒在地,说道。

“你也不用说敢不敢,不过你也看得到想得出,朝臣们现在的心思是有目共睹的。而且你们也做的不太地道,张振、汪直、刘瑾的事儿让他们怕了,以致于此。你现在也不能再在京师待下去了,朕为你找了个活,督办江南织造,即刻上任去吧!”

“奴婢谢皇上隆恩!!”张永哭诉道。

“嗯,好了好了,起来吧。现在你去传旨,召工部营缮所所正赵铭即刻进宫见驾。去吧!”我拍拍他的肩膀,说道。

“臣工部营缮所所正赵铭参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大约过了半个小时,赵铭才跟着张永匆匆赶来,进来后马上跪下呼道。

“好了,起来吧!两年没见你倒是老成了些。”我看着伏跪在养心殿地砖上的赵铭说道。

“回陛下,臣夙夜忧患,故而是老成了些。”赵铭站起身后,回道。

“哦?说说吧,你这两年都干了些什么?还有说一下那些机械都到哪儿去了。”看着眉宇间有些疲惫的赵铭,我问道。

“是,陛下。臣自正德十四年二月间到京,即被委任为工部营缮所所正,督造联合收割机和播种机,两年来教导属下,监督制造。共生产联合收割机一万四千六百台、播种机一万八千二十三台。其中半数被各皇庄、皇亲贵戚们所拿,由兵部提取的不过七千台,播种机八千五百台。南京屯田司主事陈季也给臣来信,说他那里生产的和臣这里大体相当,但所用兵部的不过五千台左右,陛下。”

“好了,当初朕送你们进京的时候就说,愿以此械布天下,现在只不过是有早有晚罢了,起来吧。怎么一个个都这么会哭!朕让你们应难而上,不是让你们在此哭泣的。现在你的测绘练得怎么样了?”看着哭泣的赵铭,我说道。

“臣现在一直都在使用陛下教于臣的测绘之术,而且也已教与和臣共事的工匠们。他们现在每个都有了熟练的技术和算数知识,并能绘制图表了。”渐渐停下来的赵铭说道。

“嗯,很好,你现在放下手头的工作吧,和张励一起去找毛纪,负责清查皇庄的事情。记住,要精确到每个佃农负责的那一块地,要有那个佃农叫什么,哪里人,他的家人有谁,长相如何等等。以便运作,知道吗?”

“臣尊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