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正一道
作者:镀金财神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8055

随着王卓快到无法用肉眼捕捉的一剑击出,眼前的影像再次扭曲,就像一池平静的水被扔进了一颗石子般荡起了阵阵涟漪,然后一圈圈地扩散开去,慢慢变得模糊不清,就像被搅混了的缘池一样。

最后留在我的脑海里只剩下了柳莹儿的玉容,但此时的她却是一脸凄凉无助地神情,两行清泪如玉珠般从玉人洁白无暇的玉面上滴滴滑落,在脸庞边留下了两道淡淡地泪痕,让人心怜不己。任何人都能从她此刻的眼神里读出两个字――绝望。

我的心刹那里像被许多箭射中了一样,巨痛难忍。

为什么她会流露出如此绝望地眼神?

王卓呢?他在哪里?

就在我心痛欲绝之时,柳莹儿的身影忽然如空气般渐渐变淡,最后完全挥发掉了,眼前的影像随即再次变得清晰起来。

当我开始打量四周的环境时,已经身在一个光线昏暗的大殿里,柳莹儿、赵子清、武林群雄都不见了,整个大殿里空荡荡地只有一站一坐的两个人。

站着的那个人是位头戴道冠,中等身材,身着藏青色镶八卦金纹道袍的道士,因为他是背对着我的,所以看不到他的相貌,但我的直觉告诉我此人绝不是一般人物,因为虽然此时只看到了他的背影,却依然能感觉到他身上流露出的威严的气势,那是一种能让人打心底产生敬畏的气势。

坐着的那人衣衫褴褛,头发好像有很久没有梳理过了,如枯草搭成的鸟窝般盘在头顶,披散着的头发遮挡住了他的脸,但从那一头白多黑少花白相间的头发判断,此人的年纪应该不小了。他盘膝而坐,却更像是睡着了一般,头垂的几乎触到了胸前,一动不动好似一尊石像,身上没有一丝的气息,如果不用心,我甚至感觉不到他有在呼吸。

此人的气息极为平庸,这正好与站立着的道人的威严气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是哪里?

这二位又是谁?

我打量着四周,发现这里应是一个道教的神殿,从大殿的布局和供奉的神像看这应该是一座道观的主殿。因为大殿面积极大,有近五百平米的空间。神位上供奉着的是一尊十数米高的巨型真武大帝神像,真武大帝脚踏龟蛇,手持宝剑,一副不怒自威的神情。两侧的神台上供奉着真武大帝率领的诸神将。这些神像雕塑的栩栩如生,极富神韵,显然是出自名家手笔。

看着这些神像和神台下的二人,我脑中忽然灵光一闪,想到了这道士的身份,同时也明白了自己现在应该是身在何处。

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这里应该是龙虎山正一教的真武大殿,而这位道士很可能就是王卓的师尊,正一道第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

由于金庸、古龙、梁晓生等武侠作家的缘故,后世之人对中国道教的了解多定格在全真教、武当派、太极张三丰这些门派人物上。对天下道教宗派之首的正一道却知之甚少。其实比起全真、武当这些道教后起门派,龙虎山正一道才是自古至今的道门正宗,它虽然没有出现象张三丰那样出类拔萃的被后世传颂的人物,但却自东汉年间开始绵延不绝了近两千年的时间。

正一道又称天师道,它现在虽然只是道教的一个主要支系,但其实它与道教的渊源极深,甚至可以说先有正一教后有道教。

道教是我国古老的宗教,其雏形的产生应该早于世界其他各种宗教。在五千年前,我国就出现了道家。《五帝本纪》记载:黄帝曾至肃州空洞(崆峒)山,问道于广成子(广成子:《开天经》云广成子为老子的化身。)《抱朴子内篇》云:“黄帝西见黄子,受九品之方,过空桐,从广成子受自然之经。”广成子居空桐山,授黄帝自然之经,是为道家传道之始。

我国原始时代,人类受到自然界的各种威胁,在人们尚不能掌握自己命运,处理周围发生事故的情况下,于是崇拜自然、信仰鬼神,为求避祸求福,沟通天人之间、神鬼之间的信息,开始出现了巫师。殷人尚鬼、重巫祝。巫,为人们占卜吉凶祝福。祝,取悦于神,以沟通人之间的信息。人们依靠巫祝,来申述自己的愿望和祈求,改变现状,以求安居乐业。

到了周代,人们进一步探索神仙的踪迹,在战国时期,尤为特出。庄子《逍遥游》说:“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飞,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屈原《楚辞.离骚》中也说:“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吾令凤凰飞腾兮,又继之以日夜”。当时列国诸侯,为求长生,向往神仙,于是方士竞出,纷献仙药,齐威王、燕昭王、秦始皇之属,皆遣使入仙山求长生药。是为方仙道兴盛时期。

到汉初,黄老子学兴,推崇黄帝,尊奉老子,汉文帝、景帝,以黄老之道治天下,曾一度出现了历史上的“文景之治”。继而汉帝迷信神仙,建立了新的神仙体系。此后方士辈出,访仙求药,极一时之盛。

但是直到东汉年间,道家还没有正式形成统一的宗教形式,直到东汉末年道家出了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天师张道陵。他于东汉灵帝年间在汉中创立了正一教,建立了统一宗教仪式,道教才正真的成为一个宗教。而他本人也被人们神化了,民间还把他当作玉皇大帝的转世。称他能够除魔降妖,法力非凡。

据说他的门下有弟子三千,这与儒家孔子的办学规模看齐了,不过孔门有贤达七十二人,而张道陵门下只有三人得其真传。

这三人是:王长、赵升和张衡(不是发明地震仪的那位)。这张衡是张天师的儿子,张天师最后将教主之位传给了张衡,并且还规定,以后正一道教的教主一定要由张家的人来担任。这与儒家的传承制度又有些雷同。但说来奇怪,每一代张天师总是能够得到正一道教的真传,成为道教中的顶尖高手,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正一道才能够一直传了六十三代还生生不息。

第二代天师张衡,字灵真,很有才气,曾经被汉灵帝下诏征为黄门侍郎,但不知为何他推脱汉灵帝的任命。

张道陵羽化前,为了使其创立之教代代相传,仿效帝王传承之制,授印剑符录于衡,并戒之曰:“呈遇太上,亲传至道。此文总领三五步罡正一枢要,世世一子绍吾之绪,非吾家宗亲子孙不传。”

张衡继承父志后,居住于阳平山,以经录传授弟子,发扬正一道,为人治病,临终前他告诫儿子张鲁说:“汝祖以天地为心,生灵为念,周行天下,为民除害,建立大教,嗣我教者,非诚无以得道,非敬无以立德,非忠无以事君,非孝无以事亲,尔须遵守成训,勿违背之。”嘱罢而羽化,印剑经录又传于张鲁。

张道陵祖孙三人为天师道的前三代领袖,后人合称为“三张”。史称张道陵为第一代天师,又称祖天师;张衡为嗣师,张鲁为系师。

张鲁字公祺,少年时便遵从祖训,以道术教人,门徒众多。当时的益州牧刘焉曾任命鲁为督义司马。刘焉死后,其子刘璋继任,因为张鲁不遵从他的命令,他就杀尽了张鲁的母系,这激起张鲁的叛变。张鲁后来占据了汉中,以五斗米道教民,建立政权,所以正一道也被民间称为“五斗米道”,后来张鲁被汉帝封为镇民中郎将,领汉宁太守,割据一方。他是东汉时一代有影响的道教教主,时称“师君”。他集天师与君主于一身,从陕西到四川,建立起具有宗教、政治与军事统治权的宗教王国,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体制,雄踞巴蜀近30年。

几乎在此同时,由张角兄弟创立的太平道在华北兴起,十余年间吸收信徒数十万之众,结连郡国,华北方圆八洲之内无不信从。公元184年,张角发动黄巾起义。他们头带黄巾,呼叫“苍天(东汉王朝)已死,黄天(新政权)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旬月之间天下震动,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不久,起义失败,起义军遭到残酷镇压,太平道也受到沉重打击,大批骨干和道徒惨遭杀戮,从此无法公开活动,趋于销声匿迹状态。但是太平道的教义和影响并没有消失,它们改头换面流传了下来,汇入了道教的总洪流中,成为合体。正一道没有受到打击,仍保持了它在道教中的地位。

张鲁政权在汉末全国混战的形势中,能保持一方社会安定和生产发展,是与他采取的独特措施分不开的。他采用的是政教一体的政策,规定初入道者名“鬼卒”,信仰坚定经过考验者号“祭酒”。祭酒各领部众,他既是宗教骨干,又是行政官吏,不再另设官员。这就精简了编制,减轻了农民负担。他们组织群众,练武种田,实行劳武结合;他又设义舍,置义米肉悬于义舍,行路者量腹取之,人民皆乐为之治。五斗米道在各地设有道场,为宗教和行政中心,称为治。当时有二十四治,居于首位的是阳平治,为五斗米道的总部,所以天师印刻的也是“阳平治都功印”。

汉末,志在统一中国的曹操发精兵十万于建安20年(公元215年)征讨张鲁。张鲁因强敌压镇,计划向巴中退却,但不准部下烧毁宝货仓库,以全部留给曹操接收。曹操对此大为赞赏,拜鲁为镇南将军,待以客礼,封阆中侯,邑万户。其五子均列为侯,曹操还娶张鲁之女为儿媳。

然而曹操鉴于黄巾之乱,恐张鲁势大难御,遂迁汉中数万户镇京城(长安),五斗米道亦北迁魏地,张鲁势力被大大削弱。之后,中国一下子跌入五胡十六国的战乱时期,晋政权移往江南重建王朝,教徒纷纷追随晋朝南下,他感到巴蜀、魏北继续发展已不可能,必须以此为契机向江南扩展。于是他以印剑授予其子张盛,说:“大江之东云锦山,亦名龙虎山,祖师正一元坛在焉,汝可以印、剑、经录,往往其地,永宣祖教,以传于世。”东汉献帝建安年间,张盛奉命携经录自汉中迁回龙虎山,修治祖天师元坛故址,每岁以三元日登坛传教,从学千余人,是为龙虎宗。此后嗣传六十三代,香火不绝,中国道教活动遂由巴蜀转移到江南地带,龙虎山便成了全国天师道中心。

当我想明白自己身在何处之后,所疑惑的问题就只有一个了:在无名谷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记忆怎么会跳跃到这里?

就在我胸怀疑惑,无从问起时,张天师忽然转过了身来,望向坐着的那人长叹了一声说道:“王卓,你还没想通吗?”

王卓?

这人竟是王卓!?

听到这个话,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无论我的想像力如何丰富,也不能把眼间这个蓬头散发,衣衫破烂如乞丐般的人物与印像中那位神采奕奕青年俊杰联系在一起。

那人听到张天师的话,身子微微一震没有回答,但身上的气势已经开始发生了变化,竟然渐渐流露出一股令人绝望的死亡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