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三次拜祭
作者:燕乔峰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414

船行过了襄阳府后就到了豫西,便不得不改行陆道了。燕乔峰再也不愿与尼姑同行,船行江中时除了几个船夫外也没几个外人看到,他整天躲在后艄喝酒还能勉强忍住,可一上了陆地就不一样了,光是码头边的那小镇子的乡民们,或当面指指点点,或背后嘀嘀咕咕,就让性格里还很带着些小孩子气的燕乔峰受不了,他内力充沛,耳目聪明,根本就没法做到视若无睹、充耳不闻,于是到了前边一个较大的市集,燕乔峰就向恒山的一众大小尼姑们告辞,雇了辆马车,带着曲非烟向东前往信阳。

这一路曲非烟和仪琳两个小姑娘已是亲如姐妹,极为依依不舍,车行很远,仪琳仍立在路边头泪水盈盈的与远去两人相望。

几日后到了信阳地界,燕乔峰只模糊知道那小镜湖是在信阳西北方数十里之地,但沧海桑田,寻访了几日却无一人知道小镜湖所在,还是一晚在当地一农家借宿时问那当地的山民,得知附近山中倒真的藏着有一片湖泊,湖泊旁边也有大片的竹林,传言中里面就有方竹,只是山路极为偏僻,也没有人亲眼看到过,而“小镜湖”之名于当地更是从无人听说过。

燕乔峰听到那处果有湖泊和方竹林,料想当是小镜湖所在,当下掏出一锭大银子恳求那老山民明日一早能带路探访一番,并备些香烛纸钱等祭奠物品。

山间小路罕有人迹,杂草丛生,有时根本就没有路,只靠着那带路的老山民以砍刀开路出来,行得一个多时辰,三人眼前乍然开朗,一片碧水似玉、波平如镜的明湖浮现眼前。湖边遍布人高的荒草,间或杂着些竹从,望去却不是方竹。燕乔峰回首看到坚持要跟着来的曲非烟的小脸已被晒得通红,心下生疼,讨过那山民手中的砍刀,让他陪着小丫头留在湖边等候,自己持刀独自去寻那片方竹林。冥冥中似乎阿朱的在天之灵注视着燕七,他根本不分东南西北,凭着感觉向着乔峰魂牵梦萦的地方走去,耳边只有风和竹相拂的欢迎声。旋即,一片特殊的竹林出现在他的面前,这儿每一根竹子的竹杆都是方的,修长的竹枝相互纠缠,密密麻麻的方竹林中再不见当年林间竹屋的影子,温柔美丽的阿朱就长眠在这片青翠的竹林里。他不想破坏这片竹林的宁谧,硬闯进去打扰阿朱的好梦,就在这竹林前点燃香烛纸钱,默默的拜祭着阿朱。

曲非烟在湖边呆了快一个时辰还不见燕乔峰回来,心里着急,就寻了过来,却发觉从来都是一脸温暖笑容的七哥坐在那片方竹林前默默流泪,一脸的神色木然,小丫头心头仿佛被针猛的刺了一下,痛入心扉,也不说话,默默的走到燕乔峰的身后,偎依着他坐下。

不知不觉已是日暮西山,湖风袭来,迷迷糊糊睡过去的小丫头忍不住打了个冷战,惊醒过来,发现自己身上披着燕乔峰的长衫,听到自己醒过来,燕七站了起来,对曲非烟说道:“走罢,天色晚了。”就当先离开,不过在那片竹林前堆起了两座新坟,分别竖了块用方竹削的墓碑,上面刻着“阿朱之墓”“阿紫之墓”。

次日一早,两人即动身西行前往嵩山少林寺。离了小镜湖后燕乔峰就恢复了往常的笑脸,两人一路笑语晏晏,曲非烟很是伶俐,知道那片竹林可能是燕七哥的伤心之地,因此对于昨日之事,都是绝口不提。

行的数日,来到嵩山脚下,径向少室山行去,当日乔峰受形势所迫,将二老掩埋于一个人所难至、树木茂密的陡坡,如今细细寻来,坟头已然不见。乔峰的描述中当年二老待其极好,可是一家人却聚少离多,竟连二老临终一面都不可得,闻得乔峰如此命运,燕乔峰也是泪如泉涌,难以抑制。

对于燕乔峰河南一行的目的,刚离开衡山时曲非烟问过他几次,都笑而不答,虽然心里好生的好奇难耐,但也知道这个七哥是个果敢决断之人,心里有数的很,不愿透露之事无论怎么软磨硬泡也是无法令他开口的,只得置身旁观。只是见七哥每到一处就要哭一处,心想此行结束他不知道要留下多少眼泪了。

拜祭完父母,燕乔峰领着曲非烟来到少林寺大门前报名求见少林方丈,他也不想自己一碌碌无名之辈,少林方丈岂是他说想见就能见着的。还好知客僧人见多了这种贸然来访的客人,自有应付之道,尽管从未听说江湖中有燕七其人,但见这男女二人相貌不俗,衣饰华丽,更是不感怠慢,将他二人延请至禅房等候。过了一会,进了一位三十多岁的僧人,对着燕乔峰双手合什唱了一个礼,道:“阿弥陀佛,恕贫僧来迟,贫僧法号觉月,是罗汉堂下弟子,不知施主前来我少林有何贵干?”

燕乔峰回了个礼,道:“在下燕七,世居应天,近日翻阅家族记载,鄙祖上曾有先辈遁入佛门,终老于少林,今日特地前来拜祭一番,以尽后辈之礼。”

少林是武林的泰山北斗,每天都有各色人等前来求见,要么拜师,要么比武,要么寻仇,觉月和尚也没料到此二人开口就是求见方丈大师,目的却并非为了江湖中事,稍一愕然,也就不再摆出那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表情,赞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我少林寺立寺千年,历代高僧无数,有德高僧圆寂后会在寺西修建墓塔,以彰功德。敢问施主此位高僧法号如何称呼?又是何朝何代之事?”

燕乔峰摇了摇头,道:“燕某所知不多,记载中共有两位前辈高僧,一名法号玄苦,另一名大师的法号却是不详,这两位高僧应该都是大宋哲宗年间人士,应年代久远,鄙族的记载多已湮没,我想少林千年古刹,说不定会有相关的记载保留,所以冒昧前来拜访。”

觉月和尚脸露惊异之色,算起来大宋距今三、四百年,期间数度改朝换代,如何可查,“阿弥陀佛,少林传寺千年,期间佛经典籍皆靠本寺僧人逐字手抄而传袭至今。出家人当断世间一切名利,除了有数几位得道高僧外,少林的历代弟子圆寂之后都只能是尘归尘,土归土了。如果贫僧记忆不差,本寺仅有记载的那几位高僧中并没有玄苦大师在内。”

燕乔峰对此本就不抱太大的希望,在乔峰给自己遗留的记忆片断中,他的师父玄苦大师只是位不为外人知晓的少林长老,相对说来,玄苦大师至少还留有个法号可供查询,可是乔峰的父亲萧远山出家之后连乔峰自己都不知道他的法号如何称呼,让人如何查找。如今听说连少林也没有记载玄苦大师的记载,无缘自是不能强求,只能请觉月和尚领着自己到塔林一祭,略表孝心,权当不虚此行了。

燕乔峰知道少林和那嵩山剑派同处一山之中,低头不见抬头见,怕小姑娘遇到嵩山弟子会再起冲突,也不在嵩山上多加逗留,出了少林寺就拉着小丫头呆在马车之内,让车夫快马扬鞭直接就往洛阳奔去。

乔峰的第二位师父是丐帮的前帮主汪剑通,可以说乔峰那豪迈豁达的性子很大一部分是受其影响形成的,据乔峰说,当时丐帮将他的墓建在洛阳城东二十多里外白马寺附近的一座小山上,燕乔峰两人乘马车自东行来,决定暂不进洛阳城,到那白马寺找和尚询问了去那小山的道路,带着曲非烟径去那山中拜祭了汪帮主,如此一耽搁,直到后晌午时分才乘着马车进了洛阳东门,已是肚饥难忍,就近找了家酒楼用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