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盛京城(中)
作者:赫尔曼’s秘密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789

根据后来其他同行军官的描述,王石副千总在此次的侦查前哨任务中,曾经由于过于惊讶和他乡巴佬式的没有见识而违反了军队的条例,为了近距离看一看大城市,而坚持的冒险行动。

“当时,我们的不对距离着盛京的城墙距离约有2里的距离,需要承认的是,这座满洲野蛮人用无数汉民的血汗和膏腴堆积出来的陪都,前后金政权的都,明代的沈阳城,的确给予了我,和其他人足够的震撼的感觉,哪怕仅仅是在几里之外看着那宏伟的城墙和城门的高楼的轮廓,就足以给我这样的感觉。”当时同行的另外一位骑兵队副千总这样描述当时的情况。

李满江将之称为目光已经因为在茂密的森林中呆的太久而变得无法过树干的高度,并取笑道,若是如此,以后你看见了长城,看见了北京城,岂不得吓死?

王石等人尬然。

“之后王石想要走近城墙以近距离观察这样的宏伟建筑,不过我拒绝了,因为我认为,带着部队继续绕城巡查以查明清军是否有兵营设在城外,应该更符合这次命令的要求和骑兵行军条例的规定。然而由于王石副千总坚持,因此他最后就自己带着两名军官和十几个骑兵卫兵陪同,向城墙靠近。”

自然的,王石立刻受到了李满江严厉的批评,并且让军法官记录下了他的这次错误。王石自然服气,李满江从来都对事不对人,赏罚分明,因此他对此业没有任何异议。

“我们穿过了一条宽阔的街道,虽然街面依然是黄土的,不过两旁房屋都是两层的木楼,门面雕花刻兽,飞檐架梁,好不精美,门前多挂着茶,酒等招牌,看来这个没有城墙保护的镇子上的人家多经营餐宿等行当,背靠着辽东第一大城的盛京城,倒不用担心安全问题,反而借着大城的人来客往,营生颇为红火。不过我义勇军的威名看来也极大,我等不过十余骑,远远的就吓得的原本热闹的街道此时家家客栈店铺关门紧闭,便是没钱住店又找不到地方躲藏的街上行人,也是纷纷低着头缩在各家屋檐下,偷偷的用眼角打量我们,而街道两边的楼上,也不时有人偷偷的探头窥视,显得谨慎小心却也好奇心旺盛。”

“我们一直走到镇子的中心,这里立着两个牌坊,一前一后,一个似乎说的是某个贞洁烈妇,而另一个则不太清楚,也没有仔细查看。于是我们在这样的通行无阻的状况下,一直到了距离城门不足百米的地方才停下。城门这时候早就被吓坏了的清军关闭了,整个门楼几乎比城墙还要高出一半多,而厚重的朱红色城门显然表面镶嵌着一层铁皮甚至是铜皮,以防火烧,一个颗颗铆钉仿佛是皮肤上的脓包一样的隆起着。清军们就在城楼和旁边的城墙上紧张的注视着我们,甚至不用望远镜,我都能够看的出来那个守将模样的官员脸上的惶恐和无措。我估计,盛京城的城墙的高度,至少在十米以上,外面是整块的条石或者是砖头——由于担心引清军过敏的神经,我并没有靠近仔细观察,不过通过望远镜,看得出来建造这座城墙显然耗费了极大的人力和物力,几乎每一块砖石都是差不多的大小。城楼上还有三层射击孔,每一层都是十几个,看起来有点像司令您以前给我们讲课的时候画的西洋大船上的炮口。不过由于我没有继续冒险靠近去试探清军的紧张程度,因此清军的士兵们似乎也得到了军官们的命令,没有擅自射击——当然这样的距离,除了我们义勇军的火枪之外我相信清军的弓箭或者是落后的火绳枪都无法准确的击中目标,所以我也不太担心。随后,由于随行的卫兵认为周围不明立场的平民太多,不利于安全,因此我们就决定不再滞留。再回来的路上,我们遇到了其他的去侦察清军军营的人正好返回,不过他们并没有现任何清兵兵营的影子。由此可知,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条畅通无阻的坦途,而盛京城,就像只穿着薄纱的窑姐一样,就坐在那里,等着我们了。”

……

到这个时候,盛京城仿佛就是摆在李满江手边的果实,唾手可得,可是他却在城外的营地里停顿了下来,一面派出大量的蒙古部队和少量的义勇军部队,沿着从这里到威远的道路之间戒备,以防不测,巩固后勤道路,同时征集粮草和其他物资备用,而另一方,他出乎意料的派出了一支十几人的议和队伍,出使盛京城,手持着李满江的议和协定及告奉天诸王书,提出与城内的实权人物和谈的要求。

结果这支队伍浦一进城,便被城内的清军扣押了下来,此后一连数日,了无音信,让人摸不着头脑。

不过李满江似乎并不担心这些使者的安全,实际上这种反应是在他意料之内的,毕竟他的那一纸条约和告奉天诸王书实在是非常非常让人愤怒和拿不定注意的。

李满江在告奉天各位满人王公的照会书里称:“我本大唐皇家后裔,国家虽已破亡,然在西极之国,我李满江也是倍受人尊敬的贵胄之辈,后闻得故国消息,不远万里迢迢而回到此地,却现天下已为爱新觉罗家所取。所谓天下兴亡数百年自是一轮回,既然中原有主,我便只求终老故里栖身山林间,不求闻达。然日前,李家部下李甲李乙李丙三人,竟然在出山购买盐货之时在一队八旗士兵路过之后,无端失踪。我李满江这才带着手下,到了蛟河城要求查探军营,寻找李家始终人员。蛟河城佐领不但拒绝,还继续主动挑衅,我李家义勇军被逼无奈,只得出手自卫,一不小心,就占据了蛟河城。即便此时,我李满江也没有起什么坏心思准备占着蛟河城不走,只不过是新年将近,天寒雪大,道路不畅,因此才在蛟河城滞留了下来。谁知道等到4月正准备走的时候,你们满清朝廷的将军那个叫萨布素的,竟然不分青红皂白,就带着大批人马,杀气腾腾的从吉林城赶过来,也不听我们解释,就动手了。搞得我们只有再次被逼无奈,出手自卫,一不小心萨布素将军也感冒死了。这下误会就大了了。为了避免误会,我李满江只有不辞辛苦,派出自己的手下到附近几百里之内的大小城镇,给所有的清廷军队解释我们是和平的,无辜的,没有恶意的。果然各地的清兵们都是通情达理的,有的就此加入到了这种劝说的工作队伍中,而另外一些人则羞愧的自杀了。一不小心,全吉林范围都被我们说服了。可是更大的误会还在继续,你们的奉天将军倭内,联合了科尔沁的许多王公,一起出兵攻打我们,我们再一次被迫自卫。现在,我决定亲自到盛京城来,和你们说清楚,免得这个误会加深……”署名是义勇军总司令大唐皇室后裔空一格李满江。

而那份盛京城里的王公们从来没有听说过的所谓的《条约》的开头,更是直接说:由于爱新觉罗皇室的清政府的士兵和将军以及大臣,多次不顾义勇军军民希望和平,自由的意愿,多次主动进攻义勇军,给义勇军造成了极大的困扰,迫使义勇军拿起武器自卫,因此导致的一切后果,都应该由清政府负责。为了罢兵谋求和平,同时为了弥补李满江先生和他的义勇军军民们在这次的冲突之中受到的伤害和损失,清国朝廷愿意:一,割让威远知凤凰城以东原宁古塔将军辖地与义勇军,并将沿柳边的边门皆不设防,以示和平之意……十五,赔偿义勇军白银第十七,将……等城设为通商城市,不得收取义勇军任何税收……

这样无耻的照会书,完全推卸和否认了义勇军主动起兵的事实,反而把义勇军打扮成了一只受害的,弱不禁风,极端爱好和平的小白兔,而这样的条约,更是极尽贪婪之能,渴求着众多的东西。当然,也有一些城里的人无法理解的要求,比如明明已经被义勇军占据了的土地,却要写到纸上要求清廷割让,又比如那个所谓的互惠通商条款,约定不得对对方的商队重复收税,还比如不知所谓的派驻领事,领事裁判权,等等。有太多的东西,盛京城里德大人们,王爷们,无法理解。

当然这也并不妨碍他们的愤怒。

因此,对于被扣留下来的那群义勇军的使者,已经不止一波人要求把他们处死,以儆效尤,威慑不臣云云。

当然也有不少的人认为,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既然对方是使者,还是不要随意处死的,以免触怒义勇军,因为听说他们炮利枪快,非常难缠,甚至盛京城高达的城墙,也许也不能完全的庇护住城内百姓(当然是指他们自己)的安全,因此为了百姓苍生计,还是谨慎对待的好。

总之,这一群使者的到来,给原本就已经矛盾重重,暗流涌动的盛京城的局势,更添加了一些动力,让原本就无法统一下来的意见,愈的纷乱起来。

果然昨天还是没能更新……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