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康熙和图海的战略讨论
作者:赫尔曼’s秘密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880

这个时间和地点是如此的微妙,以至于被康熙皇帝请来主持大局的图海很快就看清了形势,冒着惹恼年轻自负的康熙皇帝的危险力劝他放弃调兵征讨吉林的想法。

经验老辣的图海能够从从顺治朝顺治十二年成为大学士,议政大臣之后,历尽帝位更替,更没有在康熙前期被强势的鳌拜整倒成了另一个苏克萨哈,自然说明这人的老辣。这样的人,自然不会再有小青年的意气冲动,随着年纪的增长,性子越来越沉稳,已经成为了一只老狐狸。

这样一只老狐狸,即便是冒险劝谏年轻冲动的康熙皇帝,也不会直来直去,让年轻的皇帝丢失面子,甚至激得他产生逆反心理,到时候反而适得其反。

所以,当他在御书房听到康熙说让他准备一下,调动兵马向关外,直捣他一直遥领着的宁古塔将军所辖的吉林地区,以剿灭那群窃占了大清龙兴之地的乱臣贼子的时候,他一边装出年老耳背的样子(此时的图海已经年过六旬在这个时代来说也算是高寿了)先把康熙的话置若罔闻,一边却行了一个礼之后,从怀中兜里掏出个折叠着的奏本,扯着嗓子对康熙道:圣上,这是这个月的粮草饷银明细,后面尚附有各地请援的所需的兵力数目,老臣年老神衰有些下不了决心,还请圣上过目并批示。

说完,从椅子上站起来,双手将奏本举过头地,显得十分的郑重其事。这过分恪守君臣大礼的行为,虽然康熙心里对此非常享受和满意,却不能就这样大大咧咧的对待,毕竟他被太后说教了一番之后,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年轻冲动和缺乏经验,而这图海,基本上可以说是这个后鳌拜时代唯一能够撑住场面,且有真才实学,真真正正的文武双全的旗人硕果了。

就是他和另外一个大学生一起,修订了大清律,属于八旗子弟中,少之又少的饱学之士。同时他也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文官,他有着丰富的带兵经验,他曾经于康熙二年,受命成为定西将军,与其他几路清军一起,成功的剿灭了南明残余的主力军队郝摇旗、刘体纯、李来亨等人,他们原本是李自成的旧部,后来李自成兵败,郝摇旗等人就投降了已经是南明的小朝廷,并在此后成为南明真正的抗清的中流砥柱。最后却在图海的指挥下,来自四川湖南湖北地区的清军被他整合起来,通力合作下一举大胜,刘体纯战死,郝摇旗兵败被俘,唯一暂时逃脱后拒守茅麓山险峰峻岭的李来亨也在之后不久,被他只会大军围困起来后击败,最终为满清争来了短暂的十年相对和平的修生养息之机。否则等吴三桂反心一起,最先耗不起的反而就是满清朝廷了。

这样一个能问能武,历经两朝的老臣所拥有的老辣经验,自然就是此时的康熙皇帝所最需要的,再加上得到了太后的再三嘱咐要求他礼敬这个两朝元老,所以康熙也没有托大,随即也暂时放弃了刚才的话题,转而结果太监传递过来的图海的奏章来。

这看着看着,他的眉头就从一开始的一点微微松散变得一点点的拧结起来,到后面,他的眉头简直从一个川字扭曲成了一个不规则的圆形。过了好一会儿,康熙才把整个奏章看完。看完之后他没有立刻表态或者示意什么,反而把眼睛闭上,似乎在思考什么问题,只不过他脑门前光亮的半秃和满脸的麻子让他的形象看起来颇为可笑和有趣。过了好一会儿,康熙才重新睁开眼睛。这时候,他才开口问道:触目惊心,简直是触目惊心啊!难道朕每年几百万两的军饷粮草,就养了这么一群废物?这入关才短短三十年,八旗子弟怎么如此不堪了?

原来,这竟然是一本巡查御史弹劾前线将领及八旗守军的奏章。奏章上称,湖广带承平未久,然各八旗,汉军将领已经贪污成风,腐朽不堪战事了。各地兵器入库,木柄腐朽,铠甲蒙尘,暗淡(铁锈)斑驳。八旗驻守兵丁者,老弱近半,且久不习操练之事。欺压良民则战无不胜,对阵叛军则一触即溃

这让康熙怎能不感到触目惊心,怎能不不由得感慨旗人子弟城了废物。

其实,这就是是康熙年轻,前几年除掉鳌拜之后,更是春风得意,而天下虽然还不算彻底的太平,反清的起义虽然还时有生,但是自从上次图海当上定西将军亲自率兵平定了郝摇旗等南明残部之后,上规模有足够声势的起义就再也没有了。

夔东十三家起义军进攻巫山之战

1664年清康熙三年夔东十三家起义军李来亨茅麓山抗清之战

贵州水西土司安坤反清之战

1665年清康熙四年贵州郎岱土司陇安藩反清之战

云南土司王耀祖反清之战

1666年清康熙五年云南土司禄昌贤反清之战

1669年清康熙八年贵州凯里土司阿戎反清之战

1671年清康熙十年清军袭击吕梁山农民军之战

可以现,从康熙即位之后,虽然起义依旧不断,但是再郝摇旗等夔东十三家失败之后,只有几个边角地区的土司王还时有反清之举。这些土司王固定难以彻底剿灭,却同样的没有太大的作为,从前明甚至更早的朝代就是这样了。因此往往刚刚冒头,就被附近的清军和地方官配合起来迅剿灭了。

既然从来没有因为这些素来存在于军中的问题而导致出问题,下面的人自然会捂着盖子不让这些问题传到上面的耳朵里。所以,康熙一直还以为,在他这个千古一帝,堪比尧舜的贤君治下,那是百姓安居乐业,文官清明,武将敢战,一片盛世景象呢!

即便是这次的奏章,也是一个老家在湖北的巡查御史,忽然接到家信,来信说家里被败退的清军乱兵抢劫了,还被打死了几个在家里当差的远方亲戚和下人,一些丫鬟之类的女眷也遭了秧。这位御史一听,那还得了,他做御史的,本来就是个喷子,专门找茬,不干正经事儿,通过各种大胆的手段来博取清名,作为晋升手段,然而,如果不是有他那当地有数的大地主的家族支撑着,他又如何能保持洁身自好,从不接受贿赂的名声呢?于是他立刻奋笔疾书,洋洋洒洒的写出了一骗用词骇人听闻的弹劾文章,用以弹劾抢劫他家的军队的主官。至于他没有调查过实际情况的问题,那也没关系。有句话说得好,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只要抛开有色眼镜,就能现,所有正在生的事情,在历史上都是如此生的,所以他只需要翻翻前明的文牍资料就自然能够找出一大堆的黑材料来,照着抄就是了,只要不是那种过于离谱和特殊的罪状,其他都是通用的。

因此,当康熙在心里把这些内容和目前清军节节败退的事实一联系,立刻就全信了。

再一联想,立刻就明白了图海给他这个奏章的用意了。

于是他问道:老大人这是想劝我停了向吉林用兵的心思?难道我大清的纵横天下的八旗铁骑就真的如此不堪使用了,连龙兴之地被人夺了,都不能兵夺回来了。

图海何等老辣,当然不会承认这种嘱心之言了,他微微一笑,摇头道:陛下英明,奴才正式想劝陛下您打消东进兵吉林的**头,却不是因为八旗铁骑不堪使用。

哦?那又是为何不让朕兵吉林夺回祖宗龙兴之地啊?康熙有些有些不高兴了既然八旗铁骑还可以,你个老家伙为啥不让我兵剿灭乱匪,挣回面子。

图海还是那副恭谨却老神在在的样子,道:陛下,这道弹劾奏章,固然有夸大其词之处,然而却依旧说明了,军中承平日久,有松懈的地方,所以才在前线节节败退。目前吴三桂的叛军已经占领长沙,即将突破湖北,兵进河南,但无止境,陛下可以以此弹劾奏章为契机,借机整顿军务,训练新兵,争取早日平定叛乱的三藩。而从签约一事可以看出,那吉林的叛军乱党固然站力卓著,领等人却只是一些求富贵,求财物的无谋之辈,否则怎会放弃这大好时机,反要签什么条约,以为就此就可以安心的割据一方,享受富贵,不过是疥癣之疾罢了。

说这个话的时候,图海完全忘记了,当初后金兴起的时候,明朝上下也是纷纷认为他们不过是疥癣之疾而已。

不过图海对时局的分析却是一点没有错误。

李满江之所以一直压制了义勇军两三年没有大肆起事,反而摸摸的积蓄力量,实际上就是等待这个关键的时机。作为一个穿越者,他清楚的指导,再先进的科技和组织,都只有在合适的力量对比和情况下才能够挥作用。以义勇军的数量,即便再能打敢战,如果在错误的时间,作出了错误的决策,结局可能不会是另一个时空1842年印英殖民军打败满清,而是1879年的祖鲁战争中的伊散德尔瓦纳战役一样,缺乏援军的4ooo余人的英**队遭遇了过2祖鲁军队的围攻,最终被屠杀一空。虽然祖鲁人的战斗力绝对高于这个时代的满清军队(1879年的祖鲁军队虽然是由落后的非洲祖鲁人组成,然而祖鲁王国却是一个真正的古典军国主义国家,组织严密战斗力不凡,完全可以将他们与中国古代的秦军相提并论,这样的军队绝对不是满清军队可以抗衡的,这一点从两者的战绩就可以看出来虽然最终祖鲁人失败,祖鲁王国出现的太晚,如果提前1ooo年,说不定可以建立起一个统治非洲广阔疆域的帝国来),但是同样的,义勇军的数量却也大大的少于英国殖民军的数量。如果不是在清廷被三藩之乱扰的焦头烂额,那么义勇军就会面对一个庞大的基本统一的帝国。也许在李满江的带领下,义勇军可以击败一万,两万清军,但最终面对的结局依旧是失败除非义勇军跑到更加北方的黑龙江以北去,这样一来只要坚持防守打退清军大军的围攻,那么最后也能够像俄国人一样让清军由于补给线过长了自动退兵,造成一个不输不赢的局面,可是李满江的野心只限于黑龙江以北的蛮荒之地吗?当然不是咯。

在图海的劝说下,康熙最终选择放弃了多方作战的东进吉林的打算,只是下令让雅布自尽,同时严厉斥责盛京城的文武官员。梁拱宸还因为全力据贼,保全盛京未失去,忠勇有加被康熙下旨嘉奖,并被调回京城待用梁拱宸最终还是没有因此而得到康熙的破格提拔,让他入旗并升任盛京将军。

至于那个丧权辱国的《盛京条约》,在后续处理中根本没有人提及,仿佛清廷上上下下都把这个白字黑字一式两份的条约忘却了,当然在有心人眼中,却也由此读出了一点特别的味道来。

修改加入:今天和别的作者聊天的时候现我一直忘记建一个读者群,现在建一个,群号26299597欢饮大家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