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再次囊括四乡
作者:蓉城秋雨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9082

郭凡看两人的表情,就知道他们不会支持全面复兴国企的想法,当然他自己也没有这种计划。不过对于这批企业,他有一个庞大的规划,涉及面很广,要想在会上通过三言两语解释清楚,也不同意,索性便不讲。

他沉吟了一下,将话题转开:“昨天市委张书记托人带话给我。”

他这话一出,高建云和余水就是一震。

郭凡能够实际主持高新区筹委会的工作,靠的就是张瑞光的支持。现在郭凡如此说,显然他和张瑞光之间经常保持着联系,更加确认了他在高新区一言九鼎的地位。两人虽然已经认清现状,心里还是难掩羡慕之色。

“张书记说夸奖我们这段时间的工作做得不错。他希望……”郭凡语气平淡地说道,“他希望我们再接再厉,尽快完善高新区的班子,为高新区正式建区作准备。”

高建云和余水听完,兴奋得都快坐不住了。

多年的媳妇眼看就要熬成婆,有了张书记这个表态,他们这个筹委会,终于要修成正果,成为正式的高新区政府。这意味着他们以后手中的权力会更大,怎么会不激动亢奋。

“既然市委有这个期待,我们当然应该认真准备,有些工作我们也要开始做起来了。”

郭凡翻过前面几页打印的会议纪要,翻到第七页:“高主任、余主任你们可以看看我给你们的会议纪要,在第七页涉及到的筹备要点。”

高建云和余水立即掠过前面资产清查部门,飞快翻到第七页:高新区组织建设,认真地阅读起来。

这一段落的主题共两个,一个是办公场所的建设,一个是机构完善。

“政府办公场地的建设,我是这么考虑的。

高主任、余主任,你们看简图,我们高新区现在的范围囊括了宏圣乡、万红乡两个乡,基本上就是环绕市区一环路的一个狭长弧形地带。

根据我们的规划,紧贴一环路这一条,以及最西端,沙河对面这一片,都将作为我们以后住宅小区建设用地,预留出来。

东面是宏圣乡主要的乡镇企业集中地带。

中间精华部门,全部划给了双环公司作为开发用地。两个新来的外国投资企业,紧挨着双环公司,形成一个集中的高新科技中心。

剩下尚未开发的土地,仅有万红乡大约五分之一左右。也是一个从东到西的长条地带。

我预计将这一条地带也用作未来的小区开发。”

“这一条也预留作为小区开发?”高建云惊呼出声,随即嫉妒地看了喜上眉梢的余水一眼,皱着眉头说道,“这里距离市区远了一点吧,据一环路差不多有两公里,进城困难,恐怕建设成居民小区也不会有多少人愿意在此购房。”

“没有关系!预留嘛,又不是马上开发。等到高新区建成,我们可以申请,把公交车的路线延长过来,交通就不是问题了。”余水现在尝到了商品房建设的甜头,怎么舍得放弃。

他正在愁用地紧张。

根据规划,贴近一环路的小区用地一共四块,第一期建成二十栋楼,加上第二到第三期,基本上已经用光了第一块用地。

正在修建的第四到第七期,又将第二块用地全部占用完毕。

沙河对面的那一片,预计是修建成高档别墅、电梯公寓,可以说也已经规划完毕。

现在还空置的就只剩下第三块用地。

他正在愁最后这块地也用光了,他的小区开发就将因为没有开发用地而终止,这种日金斗金的日子也将终结。

郭凡一甩手又给他划拨出一片小区建设用地,他当然是喜不自胜,唯恐高建云说服了郭凡,将这块地收回去另作他用。

郭凡安抚地向余水摆摆手,让他不要急,转过头来对高建云解释:“这片用地我打算小区建成以后,用来安置十四家国企的职工及其家属。”

“用来安置他们?”

高建云惊愕道,就连余水也是一呆,不明所以地望着郭凡。

郭凡微微一笑:“住房改革听说就快要实行了,工人们将可以把自己的住房所有权购买下来,变为自有房屋。

但他们现在住的房子,你们也去看过,大多数都是六七十年代修建的旧式红砖房,年久失修,住着也不安全,全部推倒重建才是应有的举动。让他们掏几万块钱买这样的房子,说实话我也于心不忍。

既然住房改革势在必行,那么与其让工人们买现在的房子,还不如让他们来买我们的房子,建筑面积也宽得多,还是新房,也给我们增加了财政收入,不是一举两得?”

“好!郭凡说得对!”余水最近天天搞小区建设,脑子转得很快,立即想通了其中的道理,一拍桌子,赞不绝口道,“工人们买了新房,他们原来的公房就要退出来!这样,我们将他们现在住的红砖房推倒,还可以继续在东郊建设小区开发!妙啊,实在是妙!”

高建云看到他眉飞色舞的样子心里很不痛快,刺了一句:“你说卖就卖啊!虽然这些都是旧房子,但他们住了这么多年,也有感情了,未必愿意舍近求远到我们这里买房。再说,他们的工厂都在东郊,难道你让他们每天从南郊赶到东郊上班,晚上就从东郊回到南郊休息?”

“所以啊,我就打算把他们的企业,也一起搬到我们高新区来!居民区紧挨厂区,上下班也很方便。同时在居民区内修建大型的超市商场、物流车队,还可以解决数百上千人的就业问题。”郭凡看他们斗鸡眼一样对峙,忍不住说了一句。

工厂也搬来?

两人迅速看向地图,在地图上,修建了那一长条居民小区以后,高新区的地盘上将再无寸土,可以用于工厂搬迁。他们看了又看,眼睛从万红乡乡外移,猛然间恍然大悟。

“郭凡,你的意思是……”

“把相邻的乡也给拿下来?”

他们的表情很是奇特,既是高兴,又有些犹豫,欲言又止,似乎内心很复杂。

郭凡一转念,便知道他们在担心什么。

把相邻的乡拿下,高新区的地盘扩大固然高兴。但这也意味着他们要为更多的农户解决就业,同时,纳入高新区行政区划中的乡政府,也将归入高新区。高建云和余水就是从乡党委书记、乡长提拔上来的,他们生怕多了几个竞争对手,影响到他们的权力。

他们同样有扩张的野心。

但在他们心中,希望高新区先保持现有规模,作为一个小规模的区,等正式建区确立了他们在区里的行政职务之后,再逐步扩大,将周围的乡收纳进来。

他再次按下工厂搬迁的话题,说道:“高新区正式建区,机构完善是关键。你们看机构建设部门,未来高新区所属部门,我大致统计了一下,共三十四个正科级的大编制单位,另有十七个副科级机构。”

高建云和余水已经在仔细地阅读。

他们很清楚,在这个会上确定未来的高新区架构是表面议题,最终是要划分他们各自的负责范围,这也关系到他们未来在高新区政府内的话语权,所以极其认真。

对于每一个单位的职能、权限、未来发展,他们都要思量再三。

三十四个正科级单位,像政府办公室这样的政府大管家,不用说肯定是郭凡掌握,由他通过政府办公室掌握政府内的一举一动。

再下来,单位数量虽然多,但职能权限也存在高低之分。

公检法这些强力部门自不用说,工商税务,国土建设,交通财政,都是肥得流油的实权部门。和这些部门相比,什么信访、档案、计划生育这些,就是清水衙门。

看完了这么多机构以后,高建云和余水先后放下手中的会议纪要,陷入了沉思。

他们实际感觉到,区和乡的不同,而且是大大的不同。

乡作为政府最低一级机构,且管理的主要是农村,主要是各种农业管理部门,各种职能相对集中。就算是高建云曾经主持的宏圣乡,尽管乡镇企业相对发达,但也只设立了一个乡镇企业办公室进行专项管理。

可是区就完全不同了。

这是一个具有较强自主性的独立政府部门,各种机构非常完善。每一个部门,又有自己的垂直管理系统,从而突出地体现出了“条(本系统内垂直管理)”“块(区域内行政管辖权)”这个行政体系。

因为是市下辖的区,因此电信、电力、民兵武装部这些部门的权限被市里掌握,但即便如此,所涉及得到范围,也比乡扩大了十倍不止。

他们看过各种机构以后,便知道他们三人便想分完全部的所有部门,是不可能的!

且不说上级不会允许权利如此集中,就算上级不说,他们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把所有的部门都抓在手中。

必须有所取舍。

其他乡的领导顶上来,组建一个领导机构也是势在必行!

郭凡是上级点名主持全面工作的,也就是说他可以不抓一个部门,但也可以随时过问任何一个部门的工作。

然后区内会有一名常务副区长,作为郭凡的候补,协助他主抓工作。

为了分权,这个常务副区长不可能主抓油水多的部门,而会是分配给党政、机关、财政、人事、金融、工商、审计这些事关重大的财权、人权,以及肩负起对党员干部的任免监督职责。

再下来,其余的各个副职,才会各自负责一个方向,而且所属的方向应该具有一定关联性的具体工作。

比如说余水如果想抓住小区建设不放,那他的分管范围就将被限定为城乡规划建设、国土、房管、环境等,从建设延伸出去的职能以内。

对于这一点,余水很想得开,他很快就做出了决定。

他从乡长的位置跳过党委书记冯安正,一跃当上了区领导小组成员,已经是窃喜不已。后来郭凡又主动交给了他小区开发这个财源,他感到此生已经无憾,能够最大限度保住手中既有的权力,就是他唯一的目标。

只有高建云的内心比较踌躇。

从职务安排,三人领导小组的内部定位来说,他是上级任命、内部默认的第二把手,那么成为常任副区长顺理成章。

可他又舍不得放手国有资产管理公司。

他的心中在各个部门之间权衡来去,总是下不了决心。

郭凡开口打破了沉默:“这样吧,我分管财政、人事、公安、司法。高主任就负责党政机关、金融、工商、审计、工业(下属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余主任负责城乡规划建设、国土、房管、环境,你们看这样安排有没有问题?”

“就这样安排!”高建云出了一口长气,郭凡此举在保证了他二把手位置的同时,因为划走了本给归他的人事、财政权,补给他一个工业,也说得通。

一把手主持全面工作,可以撒手不管。但强势领导通常会抓住几个关键部门,保持对局面的控制优势。

那么二把手退而求其次,分管一些其他部门工作也无可厚非。

同时,郭凡因为还没得到市委的最终任命,现在还是在以科长身份,以小制大。因此他并没有说自己主持全面工作之类嚣张的话。也因为他的定位模糊,他也可以名正言顺地伸手要权,将几个部门抓在手中。

反正他们两人抢了权,也不过是从未来新来的副区长手中,剥夺了一份权利,让对方更加弱化,高建云当然不会有任何意见。

“我赞成!”余水现在就是一个举手先生,只要郭凡、高建云达成势力划分,他乐观其成。

现在他们已经非常清楚,新来副区长势不可挡。既然大势不可改,他们原来的领导曾就更应该团结一致,将未来新来的副区长死死地压在下面,不能让对方有机会翻天,于是,他在看高建云的眼光也和善了许多。

“好!下来咱们回到刚才的议题,关于高新区范围扩张……”郭凡抬起眼皮,看了高、余两人一眼。

由于高建云、余水已经各取所需,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次再讨论高新区扩张,他们都露出微笑,再也不反对。

“……我的想法,紧靠一环路这一线是无可置疑的黄金地带。因此继续向西延伸,把相邻的五营乡拿下,形成一个包围一环路的大弧线,作为高新区未来扩张的面。

有了这个面,我们以后再继续向郊区扩展的后续发展潜力就更大。”

他指着地图,用铅笔将紧贴在一环路,和万红乡相邻的五营乡范围内画了一个圈,包括在高新区范围内。

由这个区域划分,高新区已经从益都市一环路边,从南北正中线,一直向西扩张到了城西,形成了一个四分之一弧度的弧形发展区。

再向西扩张过去,就同样是西城郊区了。

高建云和余水看着地图,纷纷点头,对将五营乡这块黄金地带拿下毫无疑义。

郭凡看他们都点头,提起笔来,又顺着这条大弧线的平行位置,像外画了一个大弧线,将并行于宏圣乡、万红乡、五营乡的三个乡画如了高新区范围。

如果说宏圣乡、万红乡、五营乡形成的是一个弧形包围圈,一条线,那么在划入了并行的三个乡以后,高新区就正式成为一个弧形的面!

由于远郊的乡范围更大,高新区将现有的地盘,骤然扩大到现在的四倍!

如果按照面积推算,高新区的所属范围,将达到市区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之间!高新区将成为一个名至实归的行政区。

要说缺陷的话,那就是一次性纳入四个乡,将为高新区政府肩膀上,一下压上四个乡五万多居民的生活负担。

郭凡看着凝眉沉思的余水,问道:“余主任,怎么样,这样一来你肩膀上的担子就更沉重了,有把握吗?”

“一下压过来肯定是承受不了的!”余水坦言道,“但我们可以不用一次性解决这么多农户。我们可以像万红乡开发一样:开发一片,解决一片!反正其他四个乡都是农业乡,种粮种菜,也不用发工资,可以自己能够养活自己。

至于工作岗位么,我这段时间到处跑,倒是又开发出几个来……”

他抬起头来,得意地笑着。

郭凡高建云都是一喜,想不到余水站到更高位置后,工作积极性也跟着变强了,这可是好事:“什么岗位?”

“嘿嘿,还是我在小区建设中发现的。”余水笑呵呵道,“我看搬进新家的住户,都要进行房屋装修。我仔细看了一段时间,灵机一动。防盗窗、地板、油漆、灯饰、桌椅家具、床垫……,这些都是就业岗位啊!我们可以开办更多的企业,吸纳更多的居民就业!

我粗略地算了一下,光是床垫这一块,靠一家家具厂是解决不了的,少说也要成立三五家。还有防盗门厂、钢窗厂、大理石加工厂,以及相关的销售商店,我们万红乡闲置的人解决完了都还不够。

所以我有些犹豫,是否要我们自己出钱来建厂。

但既然高新区要扩张了,未来要解决的就业人口就会更多,那这些企业我们也要赶快建起来,逐步把几个乡的闲置劳动力都给吸纳进来。”

郭凡兴奋地一拍桌子,赞不绝口:“老余,你行啊!不声不响就把这个大难题给解决了!了不起!”

高建云这次也很赞成郭凡的话,看着余水笑着,表示他的钦佩。

余水哈哈大笑,表情甚是愉悦。

“那么,我们将搬迁企业,就建在紧挨万红乡,这条居民带旁边。我打算以后的建设规划都按照这个布局来进行:一条居民带,并行的街对面一条区域设置工作区,然后又是一条居民带。一层一层,像千层饼一样间隔着向外扩张!

这样,既形成了密集的居民住户,从而带动饮食、文化、购物消费,同时又方便他们工作。

在居民区相邻区域,又可以建立大型的购物超市、公园、影院、文娱活动中心,还有大批自发建立的民生百货商店,将商业、高科技、工业生产融为一体,同步发展,解决大批群众的就业安置!”

高建云、余水听着他的解说,在地图上划出一层层的分布建设规划设想,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这就是他们未来的领地,他们的高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