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4.正经人谁写日记啊
作者:符华      更新:2023-09-29 14:31      字数:4523

单从这份调查名单上,约瑟夫是赞同的。

他认为,随着社会主义发展,发动派势力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壮大。

既然如此,就应当对反动派进行一次有效率,有规模,有力量的清洗运动。

而这场运动就在这一时刻开始了。

随着约瑟夫的命令下达,由安德罗波夫负责的特别调查组立马展开行动。

他所需要调查的对象,也从原来的情报部门,立即转移到除去军队的所有部门。

一百多名中央委员和后补中央委员很快就遭到了调查。

要进行调查,自然是需要进入屋内或者办公地点搜查。

这不搜不要紧,一搜吓一跳。

确实如约瑟夫所猜想的一样,无论是政治局还是中低阶层,都潜伏着一些腐败现象和反动派势力。

调查组甚至在某些反动派势力里面,找到了行动纲领和枪支弹药。

这样的事情,立即震动了整个苏联政治局高层。

约瑟夫对此充满了愤怒,他要求,所有案件都必须在十天内进行审判,如果是死刑,就应当立即执行。

不少人因此而落马,也有不少人因此而被逮捕,甚至要面对死刑。

然后,就是在约瑟夫要逐渐扩大大清洗规模时,玛利亚却要求他必须找准方向,而不是盲目地搜查。

虽说这个调查组时临时成立的,但他们都是专业的调查员。

有不少人,就是经过捷尔任斯基的严格筛选,从而被调入进来负责审查工作。

“约瑟夫!”玛利亚死死地摁着约瑟夫那只准备下令的手:“你必须相信他们的能力,而不是盲目地扩大大清洗,从而造成大量的冤假错案。”

尽管在内部进行大规模调查与清洗的态度上,约瑟夫是站在玛利亚这一边的。

但是,他还是认为玛利亚对死刑的态度过于谨慎了。

“反动派必然存在于各个阶层,而且安德罗波夫也同样太过于温和,如果要进行一场彻底的,无后患的调查,就必须由一个更狠的人负责。”

听到这里,玛利亚心里一惊。

“约瑟夫,你心中已经有了人选?”

“对,他叫尼古拉·叶若夫,一个内务部人员,他有这样的能力。”狠狠地咬了一口烟斗上的嘴,约瑟夫挪开了视线:“我相信他有这样的能力。”

“不,我不相信。”

直面回答约瑟夫的话,玛利亚直接说到。

“我知道叶诺夫这个人,在二局将调查内务部的情报信息提交上来时,就有关于叶诺夫的信息。”

“这个人,过于冷酷无情,而且性格恶劣,有关于他的审讯过程,都是以严刑拷打为主。”

“这样的一个人,又怎么可能将清洗运动,带向正确的方向?”

在个人理性上去分析,约瑟夫不得不承认,玛利亚所说的话是有道理的。

但是,对于他个人而言,还是有些不太愿意放弃这样一个机会。

他依旧坚定的认为,还有很多鼹鼠没有被查出来,他们藏得太深,藏得太彻底了。

但无论如何,玛利亚都要否决盲目地将大清洗扩大化。

由于玛利亚是有这样的否决权,再加上他们二人谈话结束的半个小时后,弗拉基米尔亲自打电话过来,要求避免造成更多的冤假错案。

在二人的合力牵制之下,约瑟夫最终还是妥协了。

得知约瑟夫答应不扩大化大清洗后,玛利亚这才松了一口气,同时也不得不感叹一声,这个时空的约瑟夫,已经变化很大了。

要知道,原时空中的约瑟夫,那是在妻子刚去世不久,自己的挚友基诺夫惨遭刺杀。

双重打击之下,再加上那时候约瑟夫身边再无朋友,导师弗拉基米尔又去世已久,最终导致他走向了偏执。

可是,相对于现在约瑟夫的可控偏执,玛利亚却在偏执的道路上,走向了新赛道。

因为,三天后,将会进行一场最为重要的审判。

那是针对邓尼金的审判。

由于邓尼金是这场运动的主要负责人,尽管他一直宣称自己没有参与,坚定拒绝,且又是绝对的忠诚派,这使得这场案件,扑簌迷离。

审判一位拥有巨大功绩的元帅,一般的法院和军事法庭都很难处理。

所以,审判邓尼金的工作,最终落在了最高法院。

由于这是最重要的审判,因此全程封闭,不会有任何记者或者听众进入。

能够进来这里的人,只有几个关键人物,而约瑟夫和玛利亚就在其中。

法庭中,对邓尼金的罪状开始了陈述。

第一条,正是布鲁西洛夫的死亡,尽管现有证据还不足以证明是邓尼金下达的,但至少能确定,给布鲁西洛夫将军下毒的人,邓尼金的手下。

第二条,老法医的死亡。

根据最新的尸检报告,他们得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真相,老法医并不是死于车祸,而是死于枪杀,车祸只是用来掩盖枪杀真相。

第三条,负责押送老发的契卡死亡。

根据已经伏法的前任莫斯科契卡副局长证词,这位契卡就是他故意安排过去,进行刺杀的人。

为了让行刑者永远闭嘴,自然也会对这位押送者进行灭口,车祸就是手段。

一场车祸,解决两个麻烦。

第四条,对捷尔任斯基的下毒行为。

这次下毒,着实是让捷尔任斯基原来的病情,加深了很多。

虽说现在的他已经能够下床,并且来到审判现场,以听众的身份加入其中,可只要有人去观察,就能发现捷尔任斯基的脸色十分苍白。

那是一种不健康的,无血色的苍白,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的脆弱。

从未有人见过如此衰弱的捷尔任斯基,所以在听到‘捷尔任斯基的下毒案件’时,不少人都是面露惊讶。

第五条,就是关于八方面军的严重违规违法行为。

如果说,前四条都能归纳于刑事案件,那么第五条就是极其严重的党纪律问题。

因为第五条里面,并不仅仅是单纯的违反党规的行为,在那里面,存在着叛国行为。

根据专案调查的调查发现,第八方面军内部,存在着不少与敌对势力勾结的事情发生。

而次数最多的,就是英国的军情六处。现在的英国,依旧是世界霸主,是强横无比的存在。

特别是丘吉尔担任了国防部长后,其内部的军费开资就更多,所以在得知竟与英国人有秘密勾结后,叛国罪立马被定了下来。

然而,邓尼金依旧是有证据表明,他是坚定反对的。

更让人细思极恐的是,每一份举证,都不能完全证明,邓尼金是直接参与其中。

所有案件里面,邓尼金都只是存在这嫌疑,而犯事者是他的手下或者红八方面军的军官的擅自行为。

军官的擅自行为,自然是要追究到身为管理者的邓尼金,可是这份追究,却远没有叛国罪和谋杀罪这么严重。

或许是开除党籍,又或许是其他的党纪处分,但无论如何,都达不到最严重的情况。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邓尼金展开了属于自己的辩护。

“我与布鲁西洛夫将军的关系是毋庸置疑的,在将军去世之前,我就与他共同合作。”

“他是我第二敬佩的人,而且因为我与布鲁西洛夫将军都存在着前沙俄军官的痕迹,所以我与他之间的关系,比任何人都要密切。”

“因此,我不可能与他交恶,也不可能对他痛下杀手。”

辩护之后,便是证据。

邓尼金确实陈列出大量的证据,这些证据无一例外,都在证明一件事实,那就是邓尼金说的没有错。

证据里,大部分都是以正面和侧面的方式,表现出邓尼金与布鲁西洛夫将军的友好关系。

不仅如此,人证也一样存在。

先是布鲁西洛夫将军的儿子。

他来到审判席上,向法官证明,邓尼金与他父亲关系密切,好到跟亲密朋友一样。

由受害者的儿子来做证人,确实增加了不少可信度。

但最重要的,是第二位证人。

又或者说,是一位在邓尼金被捕的第二天后,亲自到内务部自首的主谋。

这位主谋就是红八方面军的一位团长,在他家里确实搜到了一本日记。

日记中,写满了他对布鲁西洛夫将军的嫉妒,最终这份嫉妒演变成恨意,然后想让布鲁西洛夫将军死于‘意外’。

这位团长自首后,便立即遭到最为详细的调查。

调查后发现,团长是布鲁西洛夫案件的策划者,而前去下毒的人,已经被灭口,埋在了某个郊区。

调查员前去制定郊区后,确实挖到了一具已经白骨化的尸体,根据尸检分析,额头的弹孔就是致命伤。

但更重要的,是这具尸体手上,正好携带了一个空瓶,通过空瓶的残余痕迹分析,百分之八十是铃兰花毒素。

如此一来,第一个案件便水落石出。

有了凶手,有了凶器,还有了作案动机。

至于第二个和第三个案件,那位已经被枪毙掉的副局长,早就认了罪。

但关于他认罪的过程,则被暂时封禁。

因为他的认罪过程有点奇怪,从一开始的‘死不配合’到后来的‘自我认罪’,这里面的转变,实在是太快。

原本是应该拿出来分析,但约瑟夫下了命令,将这份资料完全封禁。

只因他很清楚,这位副局长曾经被玛利亚给下药了。

但他不能确定,这位副局长的突然认罪,是否与‘下药’有关系,因为他认罪时是清醒的。

让一个清醒的人背上罪名,约瑟夫甚至都怀疑他是不是被什么给威胁了。

但无论如何,第二与第三案件,也同样有了一个接盘侠,而这位接盘侠被枪毙伏法。

所以,在以第二第三案件质问邓尼金时,也只是质问他知不知道此事,有没有什么可疑之人。

邓尼金确实点头了,但他只是公布了两个自认为可疑的人。

而这两个人,在朱可夫攻入基辅时,就死在了战场上。

所以即使他公布了,也等同于什么都没公布。

关于捷尔任斯基的下毒案件,自然会被扣在那位团长身上。

这位团长同样在被告席上,他一五一十地说出,为了避免被查到自己,他才决定暗杀捷尔任斯基的事情经历。

最后就是关于第五条,八方面军的严重违规违法行为,与包含在里面的叛国行为。

对于这个行为,邓尼金据理力争,死不承认自己有过任何‘叛国’想法。

他将这一切的责任,都推卸到那些叛变军官身上。

更重要的是,他在这件事情上,又有证人。

而这个证人,正是在平叛过程中立了大功的戈沃洛夫。

当戈沃洛夫来到证人台时,他确实说出了那时候发生的情况。

戈沃洛夫是秘密发展的潜伏者,他的证词自然是有很大的可信度。

而且,那时候邓尼金确实喊出‘谁敢叛变,我就杀谁!’话语,这就导致邓尼金又能避免最大的判决。

一切的一切,都仿佛与他无关一样。

按照现有法律,即使要以最为严厉,最不讲情面的方式去判决,也只能给邓尼金判一个‘开除党籍,撤职查办’,仅此而已。

然而,这是玛利亚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

随着短期内的审判结束,这场关乎到苏联元帅的大审判,暂时停了下来。

这样的停,并不是结束,而是需要收集更多的证据。

由于邓尼金只是‘最高嫌疑’,仍未做出决定性判处,因为他会被严格检视。

关于邓尼金的所有消息,也会在这一刻,被严格封锁。

至于红八方面军,将会彻底性地进行重组。

在重组之前,玛利亚打算亲自来到检视室,她要亲口去对邓尼金进行审讯。

出发之前,约瑟夫给了她一个忠告。

“玛利亚,你必须认清自己的位置,当你走到这个位置上之后,在某些方面,必须冷酷无情,因为慈不掌兵。”

说完,便转身离开。

深深地看着约瑟夫离开的背影,一声叹息,她也一同转过身去,没入那黝黑的检视室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