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天下之粮从何处
作者:祈水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6318

“杨雁来了。”

杨妃一句话惊得原本心若止水的李恪猛地跳了起来,一瞬间,很多不明白的事情他全都想通了。原来母亲根本就不是想支持他,而是想探探他的心意。

李恪的心中懊恼不已,不是为让母亲知道了些什么,而是因为这个杨雁竟然把手伸进了皇宫内院。

“皇宫戒备森严,她怎么可能进来?”李恪怀疑道。

他那里知道,皇宫内院本来就有忠于前隋的人,虽然宫廷守卫森严,但千防万防,家贼难防。乔装成宫女混进来,对杨雁来说并不是难事。在说皇宫的守卫其实是从皇上的位置向外逐渐松散的,若说让杨雁靠近皇帝,还比较难,来这个常年没有人关注的安宁宫,还是轻松。

杨妃看李恪慌张的表情,念了一声阿弥陀佛道:“恪儿,为娘的如何不清楚你的心思,可是你难道不知道,杨雁如此,不是如飞蛾扑火,自寻死路吗?”

李恪还想反驳,杨妃一摆手,冷冷道:“好了,今天我累了,你回去吧,少与杨雁接触,小心她把你拖下去,杨雁想怎么办也好,但我不准你有任何冲动之举,否则为娘只有一死以谢天下了。”

李恪张了张嘴,没有说话,只呆呆的看着杨妃转身走出房间。

这还是杨妃第一次如此明确的表示不希望李恪争至尊之位。李恪一直以来都认为,母亲是为了自保,才如此韬光养晦,低调行事,没想到今天才发现,原来母亲是真正的抛弃了尘世间的纷争了。

空旷的房间一时只剩下李恪一个人了,他站了很久,也想了很多,从小时候几个皇子之间的明争暗斗,到李治被立为储君后他所受到的排挤和轻视。恍惚间,他几乎看见杨雁正站在他身前,以一种嘲弄的眼神看着他冷笑——

借个由子离开了安宁宫,李治突然觉得好累。还在上大学的时候,他就最讨厌虚伪做作,可现在呢。李治心中苦笑,自己还不是成了以前自己捶心痛恨的那种人。

皇宫虽然很大,但李治还是感觉到束缚,不管是心里上的还是生理上的,都让他特别难受。

皇宫里不似外面,应李治的要求,只有王连跟着他,在就是几个太监,一众人走的也无声无息。

一路上红墙碧瓦,到处都是威严与美观并重的景色。偶尔抬头,还能看见房脊上的稳龙兽蹲在那里张牙舞爪的让人心生畏惧。

“这墙的另一面是哪里?”李治指着一处丈余高的灰墙问道。

走到一处墙边,突然传来打骂声,声音很熟悉,是孙大海。

“回皇上的话,另一面是掖庭宫,是内侍省和宫女居住的地方,还有一些犯官子女在这里,北部是太仓。皇上可能忘了,贞观十九年先皇还下旨让皇上巡视掖庭宫来着。”

王连如此一说,李治忽然想了起来,这里确实是来过,四年前的李治曾经到过这里,当然主要是巡视太仓,顺便去看了看内侍省,在途中还遇见了被处罚进了掖庭宫的李讫的家人。

“去看看吧,这孙大海怎么就没有点别的事干吗?”李治有些气愤道。

“皇上,这孙公公只是怕这些奴才以后伺候不好主子,管教一些罢了。”在路上,小桂子道。

“小桂子,以前没少受他孙大海的恩惠吧,你可要知道,你现在是朕身边的人,若是你想回内侍省,直说无妨。”

李治冷冷的说了一句,也不管小桂子哭丧着的脸,快步走到了前面。

李治到掖庭宫没有惊动任何人,去的时候,也是用的王连的腰牌,不是为了扮猪吃老虎,李治怕麻烦。

太仓是皇宫内院的粮仓,自然是重要之极,守太仓不但是民部尚书的职责,还和大理寺脱不开关系。

唐俭已经被李治调离了民部了,所以这里暂时由民部侍郎负责,民部侍郎李治还不认识,连名字都忘了。

太仓占地不大,但罗列了十数座粮仓,每座粮仓之间都有士兵把守,之间还有各种防止起火的连李治都不认识的装备。

“王大人,怎么有闲到我这?”

一个正在巡视粮仓的官员见李治一众进了太仓,迎上去问。

王连得到李治的授意,哈哈大笑上前把来人抱上,口中道:“这不是民部侍郎殷天授大人吗?”

殷天授奇怪,他和王连熟的很,平常总是兄弟相称,今天怎么如此见外。

他也是聪明之人,扫眼就看见身后的李治,虽然李治穿着不甚华丽,但一看周围人站立的位置就知道他才是这里的主要人物。

突然想到王连不是大内侍卫吗?那身后这人岂不是……

想到这,他殷天授岂敢怠慢,刚要下拜,李治笑道:“殷大人不必多礼了,朕只是顺道来看看。”

殷天授见皇上不让张扬,低低的应了一声道:“不知道皇上是否要查看仓粮?”

李治摇摇头,他对这些没有兴趣,唐朝的官员贪污的少之又少,就是敢贪,也没有胆子贪这太仓之粮。

“朕想去内侍省看看,要不殷大人也跟上去瞧瞧?”

“臣遵旨。”殷天授有些兴奋的道。

李治突然有些奇怪,转头看了粮仓一眼,心中恍然,粮仓之间的守卫,莫不是已经有了些猫腻了?

瞥了小桂子一眼,小桂子忙摇了摇头,表示这个殷天授绝对没有问题。

李治心中衡量了一下,小桂子毕竟还是自己的人,他说没有问题,那就有可能这个殷天授并不知情了,那他兴奋什么。

太仓和内侍省中间是宫女住的地方,李治对那地方没有什么兴趣,若是前生还兴许去看看有没有美女,现在的李治却是眼光高了,平常的宫娥还不放在眼里,当然,如王昭君的就除外了。

殷天授更是躲着宫女住的地方走,若不是李治走在最边上,他肯定要抢到边上,离那边是越远越好。

到了内侍省,李治的身份就再也瞒不住了,孙大海见了李治,抢不上来就跪拜施礼,旁人见了呼啦一大片都跪倒了。

李治哼了一声,对孙大海道:“孙公公,可好大的威风啊,整个皇城里都听得见你孙公公的嗓子。”

孙大海情知皇上生气了,又不好解释什么,只得强辩道:“皇上,奴才是在教训这些不听话的东西,好让他们懂得规矩。”

李治啪的给了他一巴掌,喝道:“够了,孙大海,你应该明白你能够在大内总管这个位置上做了这么久是为了什么,朕也很欣赏你这一点,但你就不能在改改你这臭毛病。”

王连抽出绢纸给李治擦了擦手道:“皇上以后不要亲自动手了,吩咐奴才一声,否则岂不是让那些奴才们沾光了。”

李治点点头,看孙大海可怜兮兮的跪在那里,一半脸红肿起来,心里有些愧疚,毕竟算是半个老人了,遂柔声道:“孙大海,你听着,从今天起,净身房给我停了,宫里不在加太监,民间私自净身的也不行,宫里要是多了一个,朕就要你一根手指头。你自己看着办吧。”

孙大海哪里敢说什么,口中连连称是。

训完了孙大海,也完成了这次来的主要任务,李治心中轻松了许多,一边往回走,一边和殷天授闲聊。

“殷大人,这太仓里的粮食多少天换一次?”

“皇上,皇宫内消耗甚大,太仓一般不会存满粮食,否则宫里就要吃陈米了。粮仓一般都空一大半,这样皇城里的粮食就能保证七天一换。”

殷天授对粮食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娓娓道来,毫不犹豫。

“那皇城的粮食大多来源与哪里?”

“大多都是京城附近的百姓交的赋税,由地方上收了在运到京城。”

“皇上,”殷天授突然正色道:“皇上,恕微臣直言,臣以为应该派以为朝廷大员下到地方督查粮仓之储备,朝廷上已经六年没有察粮仓了,未免有懈怠的地方官员,此乃关乎天下民命之举措,请皇上明察。”

李治深深的看了他一眼,道:“那殷大人认为派谁去合适呢,即若是派下去的让你被地方上的钱权色所诱惑了而狼狈为奸又该如何呢?”

殷天授顿时语塞,他只是提出建议,怎么想到皇上竟然让他推荐人选,他平常有些骄傲,看不起别人,自然就说不出来了。

李治哈哈大笑,这个殷天授,还是很可爱的,想直谏,却又不想着后果,最起码也应该把皇上的反应和自己的对答想到吧。

离开了掖庭宫,李治回甘露殿之前对王连道:“你去把殷天授的资料给我拿来,要详细点。”

“他说要巡查,那就让他去好了。”李治自言自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