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天子有情天无情
作者:祈水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326

“唐风,怎么回事?”

站在甘露殿内的书房里,李治怒声问道。

已经是六月二十八了,李治本来想出宫走走,没想到唐风竟然出来干涉,不许李治出宫,而且语气相当强硬。

“回皇上,现在的宫外并不安全,前些日子皇上和吴王去看太娘娘的时候,太娘娘的佛堂里有一个人,当时被她逃走了,皇宫里人太多,我也不好明追。”

“该死,你怎么不早说。”李治骂了一声,跌坐在椅子上,仔仔细细的把那天去见杨妃的情况回忆了一遍。

不对呀,杨妃会私下见什么人?

私情?

李治的脸上露出了龌龊的表情,一个孤单寂寞的女人,怀着一颗女人们特有的难耐的心……

唐风看李治如此这般,如何不知道他心中的想法。不过他还是很乐意看到李治这样的,唐太宗治下极严,总是摆出一副严厉的面孔。唐风虽然已经习惯了不以为意,但仍然感到压抑。

“皇上,来人应该是个女的,武功极高,虽然我擅长轻功,但她的剑法太高,虽然能追上她,却奈何不了她,最后还险些中了她的埋伏,只得回返。”

李治喃喃了一句“女的”,脑中忽然浮现出一个靓丽的身影。

“唐风,你说会不会是冰仙子公孙芷呢?”李治问道。

唐风罕见的一愣,又低头思索了一会儿,才道:“皇上,肯定是她,若不是皇上提醒,我竟然忘了她了。真是该死。”

“只是皇上就怎么能想到她呢?”

唐风疑道。

李治啊了一声,一时语塞,他那只是一种思念的另类表达罢了,随口就那么说了一句。

“这个,朕只知道一个江湖人物有如此高的武功嘛。”李治强辩了一句。

唐风似模似样的哦了一声,正要继续说,就听见门外有脚步声,用手一指门外,示意有人来了。

“皇上,司天监李淳风求见。”

小桂子在门外道。

李治耸了耸肩,做了一个无奈的表情。

“宣——”

李淳风还是如李治上次一见到时那般道骨仙风,见到李治,跪拜之后,急声道:“皇上,臣司掌天仪地象,今日察觉未来一月我朝大地将有一场空前的劫难。”

“劫难,怎么,是冰川期还是洪水地震啊?”

李治不以为意,说了一句,突地脸色惨白起来,李淳风见此,本来要说出来的话都因此收了回去。

李治几乎都想骂自己一句蠢货,学高中历史的时候,自己还曾感叹,李治刚登基两个月,就遇上了罕见的大范围地震,尤其是晋州,五千余人死亡,伤者无数。

要知道,在唐代初期的五千人,几乎顶得上二十一世纪中国的十六万人了,若是中国发生只一个市就死了十六万人的灾难,那所带来的动荡可想而知。

尤其是李治被封储君之前的封号恰恰是晋王,若是有人以此为题,说李治登基,引发苍天震怒,那说不得百姓不信了。这对李治的声望可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可这是自然事件,并不是李治的力量可以阻止的。当然在现代,还是有很多方法可以解决的。譬如人为引发小范围的地震以缓解主震的程度等等。

“看来必须及早行动了。”李治皱眉说了一句,听的李淳风不明所以。

他怎么会知道,李治忧心的是自己的政权稳定问题,若是在七月还不解决李泰和李恪的问题,那后患无穷。

“小桂子,立刻宣高季辅、民部侍郎殷天授、工部尚书苏泽入宫。”

李治左思右想,还是找不出妥当的法子,想了一会儿,看见李淳风还站在那里,才忽然醒悟,自己应该先把地震的事情解决,既然已经预先知道了,就应该加强防范措施,最好地震时不伤一人,损失点财物倒是没有什么关系,地震也不会影响农业生产。

皇上说了立刻,那肯定是急事,如何怠慢的了,小桂子当时就分派太监去宣人,也不拿什么圣旨了,算是口谕。

少顷,高季辅三人匆匆入了宫,李治已经在两仪殿的政事堂等着了。

“来人,赐坐。”

“几位大人辛苦了,朕这次急召几位入宫,实在是有重要的事情要解决一下。朕也不兜圈子,告诉各位,八月初一,将有大地震。所以特来请几位大人共商。”

“皇上,”高季辅看了看站在李治身边的李淳风,探身疑道:“皇上是怎么肯定的?”

“昨日朕夜梦先皇托梦言此事,没想今日司天监李淳风竟然也来并报此事,所以朕可以肯定。高大人不必忧心。”

“苏大人,你掌我朝土木兴建之制,器物利用之式,渠堰疏降之法,陵寝供亿之典。可知有什么地方需要及时准备防范的吗?”

苏泽见皇上问起,答道:“我朝的水渠水利还比较少,长江中下游在那个时候并不是富饶之地,所以人口稀少。而最主要的反而是临近黄河的陇右道和湖泊河流较多的江南道,要提前防范,皇上若是能下诏,半月时间足矣。”

李治点点头,“下诏是肯定的,诏书就由高大人来拟好了。殷大人,朕这次叫你来也是为了和你商量粮仓之事,承此多事之秋,殷大人更应该为国效力了。”

殷天授的资料李治早就仔细的研究过了,这个人,是庶族出身,家里本身就是地主阶级,算得上在朝堂上对土地比较了解的人物了,这个人虽然有些自大,但还是很有才华的,只不过以前和唐俭不睦,才一直屈居民部侍郎的位子。太宗也有擢升此人之意,但没有真正的执行,想是留给李治来做这个人情罢了。

“殷天授接旨。”

小桂子扯出准备好的圣旨,努力厚着嗓子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大地动荡降至,擢升殷天授为民部尚书,官局三品。责其巡查十道粮仓之储,令巡察使之名,代朕巡视四方,有徇私枉法,贪赃舞弊者,要秉公执法。”

听完圣旨,殷天授愣住了,高季辅愣住了。

巡察使并不是个新名词,以前也有人被赐过此称,但后面的“代朕巡视四方”,却是万万没有了。

见殷天授接了圣旨还在茫然,李治咳嗽一声道:“殷大人,朕这次不是要你只巡视粮仓的,天将大震,朕要你核查全国粮仓,还要因地制宜,转运粮食。尤以晋州,要以常时三倍为好。你可明白。”

李治吖了一口茶,又继续对高季辅道:“高大人,朕请你来,是想让你拟此诏书,昭告天下,八月初一,人不得立于危墙之下,房子要尽量加固,财物要尽量移除室外,地方官员要加强执法,若有趁火打劫,作奸犯科者,予以重处。”

高季辅坐在椅子上低了个头,口中答应了一声。

“朕初登大宝,就逢此天灾,若死伤十人,朕就要下罪己诏了。”

几位大臣同声道:“皇上圣明如此,何来罪己之说。”

“几位大人都退下吧,高大人留下。”

李治看事情都交代完了,也不想在这里多停留,与高季辅走出了政事堂。

“皇上,可是要老臣拟诏书吗?”

高季辅问道

李治对着高季辅疲惫的笑了一声,悲叹道:“这次不是诏书,是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