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裂痕
作者:格灵非斯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205

内阁由数名大学士组成,虽无宰相之名却有宰相之实,平日并不是所有的内阁成员都当值,今日是内阁大学士孙承宗轮流当值。

内阁值房,帝师孙承宗把奏本按照轻重缓急分门别类,一些无关紧要的奏本已经批阅,重要的被放在最上面。

圣天子金口一开,山东诸事皆已定夺,孙承宗两头重担卸了一半,另一半就是辽事,兵部侍郎王在晋经略辽东已月余,榆关安稳泰山,想到此,忧虑不已的兵部尚书长叹一口气,看来王大人的能力是经得起考验的。

奏本已处理的差不多,孙承宗拿起最后几本一一看来,第一封是榆关监军阎鸣泰的奏本,粗略一看,原来是反对在榆关外修筑重关。

关于在榆关修筑关墙一事孙承宗并不是十分清楚,内阁议定此事时他正告病在家,叶向高拟票后直接交由圣天子御批,此时工程已经开工。

孙承重看完奏本暗自留心,准备仔细询问叶向高事情的缘由到底如何。第二本是宁前兵备佥事袁崇焕的奏本,第三封是兵部分理军需主事沈的,第四封赞画军需举人孙元化写来的。

三封奏本并无它事,都是反对辽东经略王在晋在榆关外修筑重关。孙承宗心里一惊,衣袖拖在砚台里也未发觉。

他并不是心疼四位大人提到的数十万俩纹银,而是经巡不合的教训实在太过深刻,如果熊廷弼和王化贞精诚团结。辽事何至糜烂如此?难不成这几位大人也要走前任地老路,如此。一旦建奴来攻,榆关恐怕不保。

拿起奏本就走,也没有坐官轿而是策马前行。直奔叶府。

“叶阁老。今日榆关一连上了四道奏本,学生看后诚惶诚恐,还请阁老指点此事如何处理?”通报,进府,宾主落座,孙承宗递上奏本点明了来意。

听闻是榆关的奏本。叶向高不由得紧张起来,一一细看。

“内阁已经拟票,圣旨已发,数十万纹银已经到了榆关。难不成要圣天子收回旨意不成?”

王在晋是叶向高推荐地,当初自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说服他赴任,人家提一些要求也可以理解,想不到这些人如此较真。较真,在大明朝如果事事较真,那什么事也干不成!

“荒谬!极其荒谬!从来没有见过此等狂徒,说什么只要给我兵马粮草一人就可以守住榆关。这个袁崇焕到了真是狂的没边了。//.360118.com//大明朝谁敢说这样的话,是我叶向高还是你孙成长。真是个狂徒。”别人口气还算缓和,唯有宁前兵备佥事袁崇焕一点没有给辽东经略面子,把修筑重关地计划批地狗屎不如,连批准计划的内阁也被他狠狠骂了一顿。

“给他兵马粮草?给多少兵马?给多少粮草?难不成大明所有的士卒全部调集榆关,所有的库银都拨给他?真是荒谬,此人真是奸猾之辈,说这样的大话也不怕闪了舌头。”叶向高三次组阁,门生遍地,何时不被人尊崇,被一个六品小吏骂了个狗血喷头,绕是宰相的肚子也撑不下这口恶气。

见叶向高如此气愤,孙承宗毫不意外,袁崇焕在奏本中地口气的却过分了,不过此人说的字字血、声声泪,慷慨激昂,豪气冲天,如果不是忧国忧民也不会有如此反应。

心中的担心和忧虑一一道来,孙承宗并不顺着对方地语气走。“阁老,萌芽可以解决,一旦矛盾积累,恐怕积重难返了,大明恐怕经不起第二个广宁之败了。”这叫什么话,这些都是兵事,你是兵部尚书你拿注意,干吗把球踢给自己这个内阁首辅,想起孙承宗最近的表现,叶向高不由得气结。

“好在刚刚动工,改也还来得及,学生的意思是不是在斟酌一二,万一真如几位大人所言岂不是劳民伤财?”

“好,本阁亲自到榆关看上一看,如果不妥本阁自会奏明天子改弦易辙。”

傻子也听的出来,叶向高对同是东林的孙承宗不满了,内阁首辅日理万机自不会轻易离开京师。

“这本来就是兵部的事,学生是兵部尚书,榆关应该是学生去,怎么好劳烦首揆呢!再说首揆主持内阁,岂可一日离京?”帮衬他,可他什么都有自己的主意,事事居中并不以东林为重。叶向高主持内阁平衡各方面本来就不易,东林诸公对他多有不满,再来一个事事做主地帝师,内阁首辅风光无限,可所有地火力都集中在他身上。偏偏孙承宗也不是软柿子,资格老、能力强、受天子器重,叶向高并不能队他指手画脚。

授权赵行平贼一事已让都察院的言官按捺不住,此时让孙承宗离开京师避避风头也好,时间久了大家都会忘记不快,自己再找个机会和双方谈谈,都是东林中人,什么事情谈不开?

“那就有烦先生辛苦一趟,是王在晋说他赴关之后,简汰将吏,整搠兵马,议筑边墙,修备已周,从此可战可守。是否如此,请一并阅察,回奏圣上。如果属实,可让他领兵部尚书,毕竟内阁学士领兵部尚书不合常制。”叶向高打蛇随棍上,把问题一并解决,孙承宗不领兵部尚书只是内阁学士那影响力自然小上许多。

“如此学生明日出发,兵部职方主事鹿善继和中书舍人宋献,加上车夫一人,随行一人,一共五人,单车就道,阁老以为如何?”

“好,好,孙大人为国尽忠。辛苦了。”

孙承宗微笑着拱拱手,说道:“只是山东局势危如累卵。学生不在京师,还望阁老多多费

“这个自然,钦差出发已有数日。想来再过几日就能到登州。”

“荒野大镖客!是镖。镖,不是嫖!”传旨钦差吴穆不满随行地校尉叫错自己的名号,连连更正。

据吴公公所言,他入宫之前在江湖上也算一个人物,有人地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人士的地方就知道他吴公公。不过江湖男儿并不叫他吴公公,而是称之为荒野大镖客。

“杂家当年护送镖车,南来北往,绿林大豪只要看见荒野大镖客地大旗。无不退避三舍。”

“吴公公,你为啥这么一个外号,荒野大镖客,怎么听怎么别扭。”被吴穆指正的校尉笑道,他总觉得吴公公这名号怪异。

“走镖之人大半生都在野外,自然是荒野,杂家虽然手段高明可还是一个镖客。可虽然是个镖客。却是镖客中的顶尖人物。比普通镖客地本事高出那么一点点,自然是大了。所以江湖人称荒野大镖客。”眼见登州在望,疾驰了数日地马队难得歇息,吴穆心情大好,耐心和校尉们解释着自己的名号。

“原来吴公公这么大名号,其实护镖也不错,吃香的、喝辣的,真是可惜。”恍然大悟的校尉感叹道。

不用说,吴穆也知道对方是在可惜自己一个江湖客入了宫成了太监,按理说被人说自己是太监本该生气才是,吴穆却不在意,反而暗笑校尉没见识。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走镖不能走一辈子,何况生来不能行男女之事,何苦留恋那刀口舔血地日子。

三宝太监郑和才是他人生的偶像,做太监就是做一个名垂千古的太监,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谅这等粗俗的力士也不知道。

吴穆不由得庆幸小时候渡过私塾,如果不是识字他如何得知有三宝太监这等人物,如何被魏公公青睐,所以做人还是要多读书,不读书太可怕。

“行了,歇息地也差不多了,日落之前赶到登州府,妖贼猖獗,赵将军早一日出兵山东父老也早一日脱离苦海。”话不投机半句多,寥寥几句吴穆有些索然无味,不顾才歇息一会下令出发。

钦差外出宣旨,多半坐马车,走官道,锣鼓开道州府相迎。吴穆反其道而行,轻车简从,快马加鞭,昼夜兼行,为的就是快点到达登州。

前次宣旨宫中公公并不热心,怕舟车劳顿,所以吴穆才能那么容易取得机会,他没有辜负当日的李公公、今日的魏公公的期望,事情办的漂亮,圣天子满意,魏公公赞许。

如今的赵行再也不是客居山东地小角色了,圣天子地恩宠三宫六院皆知辽东来的赵将军,端地是三国赵子龙的后人,同为武曲星转世,赵子龙白马银枪单骑救主,他的后人单骑杀退数万建奴,直捣黄龙府,端的是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良将。

赵行在后宫这么大的名声乃魏忠贤所赐,圣天子赐名让其高兴万分,恨不得盯着魏忠贤三字在宫中走上几圈,一日之内宫中大小太监都知道早朝天子赐名之事,提赐名必提赐旗,提赐旗必提当今的赵子龙、大明游击将军赵行。

多勇猛、多善战和他们没有关系,但私下流传魏公公很爱护这位将军的流言让太监们动了心,纷纷主动请缨前来宣旨。

这个时候才想起,晚了,杂家已经抢先一步了,机会青睐先行一步的人,这不,未等吴穆开口魏公公就主动想起了他,急招他入宫。

一个月对人的一生很短暂,但能人准备更充分,抓住命运的咽喉。赵行的家事、破虏营的情况娓娓道来,条理清晰,魏公公当即拍板让吴穆来登州宣旨。

羡慕、嫉妒、安慰,得知吴穆去登州宣旨,宫中公公们表情各异,吴穆毫不在乎,这些死狗一般的人也想和赵将军相交?

赵将军是什么人?天子赐旗,帝师力荐,魏公公惦记,任由一条都让人青云之上,何况三者皆有乎?

他吴穆是见过赵行的,赵将军不是一个官场上的将军,但是成就绝对不可限量。等着吧,现在只是峥嵘初露,他日威震华夏、安邦定国!

戚少保一般的人才值得他荒野大镖客相交、相处!

念于此,吴穆马鞭一挥,战马吃痛,绝骑而去,落日余晖,荒野中只留下大镖客的背影,拉的老长,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