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第就章 生与忧患
作者:lys862051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334

“皇上,让本届三甲前往边地是否妥当?臣以为他们还是到翰林院去吧。”

嘉靖十二年寻常的朝会,嘉靖和六部九卿一起制定一年的计划,军事改革经过一年多后终于完结,兵部仍然是六部之一,统属于行政范围,内阁的权利相应的减少了,但八省都司都轮调一遍,辽东都司从指挥开始调往河南,陕西都司调往北平,河南都司调往陕西,等等这些对于整合了大明国所以卫所后的军事能力和动作效率而言却大大提高,现在已经稳定的形势将朝廷的注意力转到了内政中。

“让他们到边地有什么不好吗?而且夏州府、包头府、台湾府、云南府、南宁府和琼州府都属朝廷掌控范围内之地,毫无边防之事,制府县当然要有人管理地方才是。”

“但是皇上,他们管理经验薄弱,入仕一年都在大同农院和周大人学习农事,骤然继任知府臣不知其能否胜任。”继任石?的吏部尚书张璁断然道。

“朕让他们跟周?学习就为了明日他们可以照理好百姓,夏州和包头现在在种植玉米、马铃薯;台湾府的稻米产量不错,现在开垦的数量已有六万八千顷,早就可以自足了,福建和浙江无地百姓连连前往台湾,朝廷在那里必须有人管理,还有琼州府,琼州府朕嘉靖五年引进的胡椒去年奏报上来,亩产四十斤,还有香蕉、菠萝蜜、菠萝、龙眼、人参果等作物,都为国家进项,海关递上来的账目你们又不是没有看见,不用多说了,朕意已决。”嘉靖气愤道。

做出这个决定,嘉靖另有深意,现在俭朴之风的好转并没有持续,海贸带来的巨额钱财让读书人――不论是富有家族还是普通百姓的生活都开始富裕起来,自己推行的那些限制皇亲贵戚争田夺地、改革税制的措施让他们生活变化的同时,也衍生出人心中固有的追求,弘治和正德两朝渐生的奢华从新生根发芽,证据就是一年内商税的大幅增加。

过惯日子的嘉靖对于税收增加当然寻根溯源,特殊经历的经验使得他对于贫富差距的敏感程度好比人类触火后本能的后退一样。国家改革和道路工程改建都需要钱,不向国内抢就要到国外挣,到国外抢劫那是丢脸丢人的事,不管别人是不是认为这是懦弱无能、没有血性的事他都这样认为,所以闭关以纯风气的方法没用,那只有借鉴主席的方式。

上山下乡,在社会改造中使用后文革中再次使用,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话让三年的城市青年出城务农,几乎所有边远地区或经济落后、条件较差的县都被涉及,所谓“满怀豪情下农村”,“紧跟统帅**,广阔天地炼忠心”。但更多城市青年是被政府强制离家、迁往农村的。与其在城市的生活相比较,知青们普遍感觉在农村生活很艰苦,他们在贫困的农村地区当然无法继续接受正常的知识教育,文化生活也几乎没有,他们和当地农民的关系也远非融洽。

还有一部份虽然也是务农,过的却是“生产建设兵团”的准军事化生活,他们的状况与“插队知青”有很大不同。“上山下乡运动”前期,全国各地组建了许多“生产建设兵团”,有一大批“知青”到这些“生产建设兵团”参加“屯垦”。“生产建设兵团”虽有“屯垦”的功能,但却非正规军队,它同时兼具安排城市失业青年就业和备战的目的。

嘉靖当初觉得上山下乡实在没有必要,有时间多看看书学点知识比起种田实际的多,当时国家那么多的科技项目,两弹一星的研究和各种飞机的投入都不是小数目,科学技术的作用比之农业作用云泥之别。

现在的情况却让嘉靖明白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意思,处在主席的位置想的就是千秋万代的福祉,眼前的钱财都是身外之物,要是只重钱财而轻人心,那钱财的增多一定同人欲的增长成正比,不是经济学家都知道用钱财换人心是不智之举,在儒学盛行的现在,那根本不是问题。

所以上山下乡的事情展现眼前是理所当然,不同于主席的全民皆兵,嘉靖自认没有主席的魅力和魄力,做不到‘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的影响力,从新近官吏中派遣比之也是规模短小,但‘萤萤之火焉敢与皓月争辉’,这样他已经满足了。

“皇上,时辰快到了。”秦昌说道。

“哦,朕和你们一起去送送他们。”

今天,两百多六、七品小官就要奔赴各地,奉天门前,嘉靖看着午门内跪着的人群感慨万千,刚才的大臣们求情一定是有人教唆,不定教唆之人就是里面人中家亲,但时事不是心想事成的。

再次默读主席的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漫天皆白,

雪里行军情更迫。

头上高山,

风卷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去?

赣江风雪迷漫处。

命令昨颁,

十万工农下吉安。

“今天,你们就要道遥远的地方任职,去造福那里的百姓,朕深知其中艰苦非寻常人可以想象,尔等也都是举国之选,可知所为者何?”嘉靖大声说道。

“臣等知道,圣上是想磨练臣等,以堪大用。”

“很好,你们再给朕背一遍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若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徵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两百人的声音一起大声动作,声音震耳欲聋,嘉靖相信整个紫禁城,甚至整个皇城都隐约能闻。

“天健行,君子以不强不息。”嘉靖指着太监高举的颜体行书,说道,“这幅字朕特意为你们所书,制于锦旗之上而赐予汝等。毛爱卿,你领着内阁给他们授旗。”

“臣尊旨。”

临时的仪式让毛纪和内阁众臣没有丝毫准备,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不是白给的,大国大臣的风范此时很好的在新人面前展现、表示出来,让新人们对此的向往更深一层。

皇帝如此大张旗鼓的声势让他们了解用意非常有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此之后一定唱遍天下,但皇帝此举背后的用意他们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