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修改版(希望建议)
作者:落山风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1361

序本塞拉斯战役

第一章

十二面大鼓同时敲响,每面大鼓六个鼓手,咚咚的声音响彻天地。

在震耳欲聋的鼓声中,四十营殖民军列成的四十个方阵,排列成绵延八里的锋线,踏着大鼓的鼓点,千万个人的整齐的步伐,向着十里之外黑压压的莫卧尔军营盘逼进。

在殖民营方阵前方,来自孟加拉、乌斯藏、喜马拉雅的辅助军成散列队形缓步前进。他们装备的武器五花八门,既有他们民族特色的弓弩、弯刀、形状怪异的长矛,也有明军出让给他们的火绳枪、燧发枪。这些辅助军跟随明军作战已经三年之久,战斗力不弱于当面的莫卧尔军。

鼓声突然变得紧凑而激烈,这是前军接战的信号,殖民军停止前进,鼓手由行军鼓改敲前军战斗鼓。

统帅部没有随大军前进,这样大规模的会战,中军帐设于大营,此战的作战事宜,战前已经部署已定。战场上的变化,有专门的探马不断回报,新的作战指令,由传令兵或望楼的旗帜(旗语)转发给前线的将军们。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龙又臣羡慕地看着身后的大营,作为全军的预备力量,他的十八营和许进臣的十四营阵列在大营前方,随时可以跑步支援战场。

许进臣皱眉不语,作为曾经“运筹帷幄”中的一员,他清楚中军帐中绝不是龙又臣想象中的那样,也许,此刻的中军帐内,参谋们正在搓麻将?

“你在想什么?”龙又臣看许进臣一副沉思的样子,忍不住问道。

许进臣摇摇头,他不想跟龙又臣说什么,在他眼里,像龙又臣这样依靠军功晋升的营官,理解不了战略层次上的内容。

这场会战,在他看来太轻率了,远征军主力已经撤回本土,以南亚明军现状,实在不该与莫卧尔人决战。此战胜利,明军无力扩大战果,此战若败,明军在南亚的处境将十分危险。

明军上下在不断的胜利中过于昂奋了,以致他们在决心出战的时候根本没有考虑过失败的可能。

“我真是鬼迷心窍呀!”许进臣心想,他本来可以跟着主力军荣归故里,却抵不住指挥一个国防营的诱惑,选择了留下来。

“莫卧尔军真他妈没用,连奴军(辅助军的蔑称)都打不过!”龙又臣再次大呼小叫。

许进臣有些吃惊,抬头看了看战场,发现远方的明军方阵依然耸立,也没有看到大量火枪排射造成的白色烟雾。

“看望楼的信号旗!”龙又臣提醒道,语气很有些得意,留守的明军营官里,认识信号旗的不多了。

许进臣回头仰望,大营望楼上挂出的是辅助军追击、殖民营继续推进的命令。

“不对劲!”许进臣立刻被一种紧迫感包围,如果说这是种直觉,这种直觉在告诉他,明军可能正陷入某个陷阱。

“杨士年,你代我领队!”许进臣顾不上考虑太多,将营队交给营副,急匆匆地朝着中军帐冲去。

“将军!”杨士年在后面喊道:“你这样会被军法处置!”

许进臣没有理会。

中军帐总督府官员和职方司参谋没有搓麻将,但他们聚在一起轻松聊天的样子,怎么就也不像正在指挥大军作战,倒像是又一个附庸风雅的酒会。酒会这种玩意儿,自从由西洋传入军中,立刻被大明军官们推崇,文官们有他们的诗会,武官们终于也有值得品味的聚会了。

许进臣的闯入,让中军帐短暂失声,其中几个倒霉的官员吃惊之下,差点被酒液呛死。

“你进来做什么?!你别忘了,你已经不是这里的人了!你。。。你擅离职守,知道不知道!!”一贯与许进臣作对的戴光仪最先反应过来,几乎是跳着脚,指着许进臣的鼻子斥责。

许进臣轻轻拂开指着鼻尖的手,就像赶开一只苍蝇,他直直走到马诗源总督的身前,这位总督是已故前总督的门生,前总督对许进臣的知遇之恩,让两人有同门之谊。

“你,你有什么事吗?”马诗源惊愕地看着走过来的许进臣,几乎下意识地退了一步。

许进臣心底闪过一丝轻蔑,他敬佩前总督的投笔从戎,但眼前的这位,毫无疑问只是一个投机者。

“莫卧尔军怎么可能被辅助军轻易击溃?这些人――”许进臣指了指戴光仪等人:“难道没有考虑其中的可能原因?比如诱敌?”

“诱敌?”戴光仪嗤笑道:“这是平原,明白吗?平原!”

许进臣盯着戴光仪,没有说话,好一会,他的目光扫过统帅部其它人等,最后停留在马诗源总督脚下。

“我希望统帅部能慎重考虑,做必要的防备,如果可以的话,让大军暂停前进。”许进臣语气低沉,“不管怎么样,小心无大错。”

“这么说,你并不知道莫卧尔有什么阴谋?你只是认为我军不可能这么进展顺利,所以就闯进来,要求下令停止进攻?”戴光仪在一旁听了,再次大声叫嚷起来。

中军帐中被许进臣莫名震慑的文武官员、商会代表们跟着鼓噪,也许为刚才被一个小营官惊吓住耿耿于怀,他们群情激昂,几乎算得上气急败坏。

“军法从事!”一些人喊道,然后争相向南亚明军都指挥使王忠义提议。

许进臣静静看着这些人,仿佛在看一群小丑,远征军主力走了,那些他钦佩的人都走了,南亚明军和三十万移民的命运交给这么些人,未来会怎么样呢?

“他就是这个臭脾气,他家乡那地方的人,都是这样,犟的像头牛。”马诗源急忙打圆场,走过去拍着许进臣的肩膀,又从旁边侍立的婢女手上拿过一杯酒塞过去。

“来,大家干一杯!许进臣,大家都熟悉不是?他这次来,也是担心大军的安危,也是一片好心、忠心!”马诗源一边说,一边眼神示意许进臣。

许进臣拿着酒杯,踌躇了一会,向马诗源举了举酒杯,带着淡淡的感激,喝下了这杯味道呛然的酒。

“既然统帅部成竹在胸,我不过是杞人忧天,就先告辞了,祝旗开得胜。”许进臣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

“许进臣,才能还是有的,可是这样的脾气,唉!”马诗源叹息道。

“总督大人,也就是您这样重感情、有肚量的人,要是我,早把他赶走了,说不定顺便给他几十军棍。”

“几十军棍便宜了他,要是我,当场下令斩杀,他这样临阵脱逃冲撞中军帐,够得上斩好几次了。”

“这是恃宠而骄,恃宠而骄!藐视国法、军法!”戴光仪愤恨着带着艳羡,他实在不明白,为什么总督大人、都指挥使,都对许进臣如此纵容。

许进臣回到营队,杨士年看见他安然无恙,长吁了口气,默不作声地回到队伍当中。

“兄弟,你的部下真是不赖,他们刚才在商量要冲进大营救你了。”龙又臣靠近许进臣,语气羡慕。

许进臣淡然一笑,刚才的怨气消失无踪。

“是啊,他们都是好样的。”

两人闲聊了一会,龙又臣不停探问许进臣刚才闯大营都做了些什么,许进臣则不断以轻松的语调说起统帅部的陈年旧事。

“你没那么不近人情嘛!”龙又臣忍不住说。

“我不近人情?”

“嗯,不少人说起你,都说你这家伙不好打交道,傲慢无礼。”

“也许,可能吧。”许进臣偏开头,不想让龙又臣看到他落寞的神情。

“仗好像快要打完了。”龙又臣改变话题。

“希望如此。”

两营士兵在营外列队好几个小时,都有些疲惫了,虽然努力保持着站立的姿势,很多人都露出惫懒的样子。

“大家坐下休息吧,一时半会,也没什么事。”许进臣对自己的士兵说,结果,不仅十四营的士兵全部坐下休息,十八营的士兵也支着步枪就地坐下来了。

龙又臣提醒道:“这样做不合军规。”

“有些军规不是硬性的规定,比如现在,何必为了军容,让士兵们长久无所事事地肃然站立呢?”

龙又臣摇摇头,但他最后选择了回到他的营列坐下,默许了部下的行为。。。

许进臣独自站在一边,面无表情地看着烟尘中时隐时现的明军。鼓声隐隐传来,前军战斗鼓的节奏开始散乱,大约是鼓手们热情消退,敲的有气无力。

“两个小时,出击两个小时了,明军主力依然没有接战。我军,推进多远了?”

许进臣计算着推进速度、距离,隐约猜到了莫卧尔军的意图。他望了望身后的大营,向着那个方向走了几步又走回来,他已经没有勇气再次冲撞大营。

“也许,是我以前习惯了随便出入中军帐,在中军帐,总有更详细的信息供我判断。如果我刚才能在中军帐中看到探马传回的信息,早该能发现问题吧,莫卧尔人怎么可能不露痕迹地摆下如此阵势?希望统帅部那帮人在我的提醒下能够仔细分析军情,既然我没有探马信息都能发现情况,难道他们察觉不到?”

许进臣想了会,还是放心不下,他走到龙又臣旁边,低声说:“龙将军,你注意到了没有?我军推进多远了?”

龙又臣两手并指放在眼前,立刻报出一个约数:大约二十五里。

许进臣虽然瞧不起龙又臣这样没文化老将的军略,但对于他们的经验不能不佩服,比如,他需要花不少时间才能用目测计算距离。

“二十五里,太远了!”龙又臣听出了许进臣的意思,不过他有些迷信统帅部:“不用担心,大人们一定都计算好了的。”

“大营中只有三千蒙古骑兵。”许进臣打破龙又臣的迷信。

“你的意思是说――”龙又臣仿佛没有勇气说下去:“统帅部上了莫卧尔的当?”

“希望没有,但愿,两万辅助军真的能击溃二十万莫卧尔军,追击二十里。”

注:

大鼓:

相关研究极少,影视中,鸣鼓进击,鼓在中军不动。实际上,古代中国同样用击鼓协调军队的行进步伐以保持统一战线,鼓手跟着大军推进。西方鼓手敲小鼓,中国鼓手敲大鼓,并且是站在鼓车上敲;西方鼓手主要用于协调步伐,中国鼓手还能激发士气!――拿破仑传中有个这样的情节:为了激发士气,拿破仑命令给一线连队增加鼓手。

散列:

中国古代主力军前面的散列士兵一般由死囚组成,号称敢死军或敢死士,用于正式接战前消耗对方锐气。敢死军死亡率极高,往往不是死于敌人,就是死于随后跟进的己方枪矛。

参谋:

古代中国参谋用于通称诸曹参军及幕僚。如x曹参军,或参赞xx诸军事,负责军中钱粮杂务或辅助上官打理军务,是正式官职;出谋划策一般由军中幕僚完成,幕僚从属私人,一般没有品级。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搜索相关资料。

军法官:

唐宋军法官好像为军(都)虞侯。明代,以戚继光《练兵纪要》推测,军法直接由上官兼领。

将军:

许进臣有从五品武略将军的散阶,故可称为将军;称呼龙又臣为将军,是一种敬称,龙又臣的散阶为昭信校尉,故有时称呼他为龙校尉。

“我去提醒统帅部!”龙又臣站起来,向着大营走去。

“你――”许进臣伸手要拦住他,但感觉到他态度的坚决,默默垂下手。

“你进不了中军帐的。”许进臣低声提醒。

龙又臣似乎没有听到,他径直走到大营门前。不等他说话,门前值守的统帅部直属卫队拦住了他,他们认识许进臣,却不认识龙又臣。

“我是国防十八营营官龙又臣,世袭千户,有军机要事,你敢拦我?”龙又臣怒吼的声音让坐地休息的两营士兵都听到了。

“对不起,你没有此时进入大营的权限。”卫兵生硬地拒绝了龙又臣的要求,无视他的威胁。

“那――”龙又臣本想说刚才十四营营官怎么可以进去,但最后没有说出口,愤恨地回身走回到许进臣旁边。

“那些卫兵都是功勋子弟的出身,心气高的很,如果不是我以前跟他们混熟了,他们也不会让我进去。”许进臣安慰道。

“要不,你再去一趟吧。”龙又臣没有在意刚才的委屈,他更担心大军的安危。

“算了,我不想自取其辱,刚才我削了些人的面子,一定有人传话给卫兵,从此不让我随便出入大营了。”

龙又臣相信了,沮丧地垂下头,低声祈祷:“莫卧尔不就是蒙古鞑子的后人么?他们怎么可能算计到统帅部?”

“暂时不会有事,即使中了莫卧尔的圈套,以殖民营的防守能力,莫卧尔一时半会也打不垮他们。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前往支援,只要这个距离不扩大到――”许进臣说不下去了,国防营哪怕面对百倍敌人,也能坚持一个小时以上,殖民营的素质参差不齐,能坚持多久,并不好估计。

“这个距离,总是越短越好!不如,我们现在就过去?!”龙又臣语出惊人。

“我们现在过去做什么?打草惊蛇,让莫卧尔军队提前发起反击?”

“那当然是不可能的。”龙又臣考虑了一会,再次沮丧地坐下。

许进臣听到他的喃喃低语:“怎么会呢?统帅部怎么会犯下这样的错误?”

“其实,这场仗,让大都督来指挥,也会是个这样的结果,这本来就是一场不应该的会战,从一开始,我们就落入对方的圈套中了,越早撤军越好,最好别打这场仗。”许进臣没有想到龙又臣这样的老军人如此关心战事,只好从战略角度开导他,免得他因为明知大军将要战败却无能为力,以致耿耿于怀。

“这场仗,难道不是因为莫卧尔入侵大明藩属,我军被迫应战么?”

“宣称而已,战争的任何一方,都希望扮演成受害者。如果不是明军的咄咄逼人,莫卧尔军怎么会侵入奥德?如果不是明军恣意挑衅,莫卧尔又怎么会孤注一掷,倾国之力与明军决战?”

龙又臣似乎有些明白了,又似乎什么都不明白,最后叹息一声:“还是你们这些读书人的脑子好使,什么都知道。”

许进臣苦笑:读书人,我也算个读书人么?除了兵书战策,我还懂什么?

两营士兵注意到了两人的交谈,彼此低声谈论起来,其中不乏稍有见识者,经过这些人的解说,所有人都知道了明军表面上占据优势,其实已经大事不妙。

“要是战败了,这里远离故土万里,真不甘心啊。”

“千万不要被俘虏了,那些骚鞑子,落入他们手里一定生不如死。”

“拼死吧,拼死吧!”

士兵们的议论声越来越大,许进臣站起来,严厉地训斥了几个交头接耳的士兵,严令他们保持安静。

“可是将军,您刚才说我军要战败。”一个十四营的士兵壮起胆子站起来。

“我的士兵?!”许进臣走到这个士兵面前,细细审视士兵的表情,直到这个士兵因为不安而浑身颤抖。

“我的士兵怎么会担心战败?”许进臣大声说:“大明的士兵怎么会担心战败?!”

“你们听着,我以一个大明将军的人格保证:就算我们战败,我们也会让莫卧尔人知道,得罪我们绝没有好下场。我们即使战败,被迫离开战场,莫卧尔人,也只能在恐惧中看着我们离开!看着我们离开而不敢追击!因为他们为了胜利,已经死去了太多人;因为他们为了胜利,已经耗尽他们的勇气;因为他们虽然胜利,却只能庆幸,庆幸在我们的攻击下,他们竟然还活着!”

两营士兵低落的情绪重新高涨,少数士兵甚至高声喊道:一个换他们十个,看他们有多少人命跟我们换!

龙又臣一会儿看着士兵,一会儿看着许进臣,再次燃起对读书人的崇拜:读书人,就是读书人!我他妈我儿子,我孙子,他要是不读书,老子打死他。

大营门楼上的卫兵,不明白营外待命的国防营怎么了,这回像吃了什么药似的,这么兴奋,纷纷探出头张望。一些离得远的,听到一阵阵呼声,以为大军已经取得胜利,缓缓跑去要求后勤辎重营准备凯旋盛宴了。

“大家安静吧,小心被军法从事。”许进臣做了个夸张的噤声动作,引起士兵又一阵嬉笑,随即安静下来,脸上仍然挂满笑容。

几年来与莫卧尔交战,每次以少击多、长胜不败,在明军中树立了强大的信心,在许进臣的提醒下,他们很自然地想道:是啊,就算战败了又如何,莫卧尔有能力消灭我们么?

“国防营不用担心,那些殖民营,他们怎么能让人放心呢?如果他们被整营整营地打垮,军心动摇,全军崩溃,这里一万多明军(不包括辅助军),有多少人能逃回去?”许进臣对于战败后果其实一点都不乐观。

大军推进三十里,殖民营仍然没有接战,中军帐再愚笨也知道异常了,前线指挥的七军将领纷纷派来通信兵,通报他们发现的异常。

“大致的情形就是这样:莫卧尔利用兵力上的绝对优势,结成由十数道防线组成、纵深三十里的大军阵……莫卧尔熟悉我军的战术,不论是辅助军还是殖民营,我军的进攻都是层次推进的。这样,莫卧尔人就有足够的时间将被击溃的土军在后方重新集结……莫卧尔皇帝用他的骑兵督战,驱使印地土兵轮番结阵抗击,他的主力部队,一直在后方养精蓄锐……还有更糟糕的情况,莫卧尔人每道战线都有意地扩展接触面,在此影响下,我军原来八里宽的锋线,经过三十里的推进,已经拓展到十三里,也就是说,我军军力已经极为分散……”

“情况就是这样,目前,莫卧尔人还没有发起反击,我们可以认为,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莫卧尔皇帝害怕战败,莫卧尔承受不起这次战败的后果。”戴光仪代表众参谋,综合探马、通信兵的情报,向马诗源、王忠义等军政高层做出分析总结。

“你的意见呢?”马诗源的手不经意地抖动起来,前线明军需要统帅部的及时命令,继续进击,或者重组战线,这个决定开始考验他的神经了。

戴光仪不敢回答,他全身都汗湿了。如果早些时候发现情况,明军尚有重组战线的余地,如今,明军已经陷的很深。重组战线需要承受很大的风险,继续推进,形势同样不乐观。

“骑虎难下,也许,那位莫卧尔皇帝同样如此。”马诗源将质询的目光看向王忠义。

“总督大人说的对,我军虽然分散,但我军主力丝毫无损。莫卧尔皇帝大约没有想到,仅仅我军辅助军,就轻松击穿了他的印地土军的十数道防线。”

“那么,继续推进,各营尽量向中线靠拢。还有,让许进臣和龙又臣撤回大营,蒙古军出营掩护大军。”马诗源犹豫了一会,终于下达了军令。

“总督百般忍让许进臣,难道是抱着这样的目的?”戴光仪忍不住想,他立刻明白了马诗源的意思:不惜牺牲蒙古军以争取胜利的机会,若是前线战败,许进臣和龙又臣的两营国防军,可以护送统帅部退入就近的蒙奇城。

“许进臣,老师说你是不世出的名将,希望你不会让我失望。”马诗源抑制住恐惧,努力让自己相信,以许进臣的能力和两营国防军,哪怕战败了,也能掩护他从这里全身而退。

注:

七军:

不同时期,中**队根据列阵方式对大军有不同称呼,如前中后、左中右的三军,前后左右中的五军。古典军事高峰是隋唐的七军:中军、左右四厢、左右两虞侯;各军设弓手、弩手、马军、跳荡、奇兵;各军、各军种各司其职,又统一于中军调度。

希腊罗马的“先进”方阵,本质上只有一个军,列阵之后基本上不能再变动;其“先进”的战术,就是最大可能地将全军尽快投入战斗(线性战术),造成局部兵力优势;或将精锐布置于某翼(斜线战术),以达成破阵目的。

对于中国战阵来说,破阵非常复杂,因为即使接战以后,双方仍然可以调遣各军以改变防御、攻击的重心位置,任何一方应对迟缓,都可能被对方抓住机会破阵。

当然,越先进的战阵越需要高明的统帅,否则反而弄巧成拙;希腊罗马战阵的最大好处是,只要不是太蠢,谁都可以指挥:将全军排成直线,然后下令全线出击就行了。

故而,罗马执政官第一次领军就可以大杀八方,碰到汉尼拔这样战术灵活的将领,罗马人就倒血霉,如果碰到用兵更灵活的中国名将,估计罗马人死光了还摸不着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