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江山泯灭手足情
作者:祈水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6309

“舅父,关于四哥谋反一事,不知您老有何见解?”

李治见其他人都走远了,才坐到长孙无忌的身边。

长孙无忌微微一笑,拍了拍李治的头,语气慈祥道:“治儿不必忧心,李泰成不了什么气候,有舅父在,没有人可以动摇你的皇位。”

李治脸上露出安心的表情,心里却很郁闷,自己一个皇帝,竟然这样被人拍着头,虽说自己还没有登基,不能大展拳脚,但一点力都不出,李治这心里就别扭的很,感觉自己好像变的懦弱了。

“舅父,不若这般,待我登基以后,发一道诏书,他若不从,在起兵伐之……”

已近傍晚,李治和长孙无忌就在这花亭里谈了许久,长孙无忌对于李治的想法表示了支持,并着手开始防御李泰的反兵。虽然成功了之后可能会增加李治的声望,但他有信心能驾驭李治。在说起兵对他的影响更甚。李治也是把这件事全权交与无忌处理。

送走了长孙无忌,李治心里长出了一口气,从这次的谈话中,李治可以肯定,长孙无忌虽贪权,但无丝毫谋反之意。甚至还准备为李治鞠躬尽瘁,也许是为了太宗,也许是为自己,反正都一样。

“小桂子,去把吴王请来,就说我要与他叙叙旧。”

李治呆了片刻,也没有胃口,转头对在一旁伺候的小桂子道。

“是。”小桂子应了一声,吩咐几个太监前去,过了不一会儿,就见远处李恪快步走了过来。

“三哥,陪我出去走走吧,我心里很乱。”见吴王李恪欲下拜,李治一把把他拉了起来,伤然道。

李恪一直是李治心里非常敬重的人,在他小的时候,李承乾和李泰总是拿他开心,只有李恪总是暗地里护着他。而现在的李治,依然敬重这个对他的皇位有着最大威胁的人,因为他明白,李恪正因为有大才,才对他的威胁最大,也正因为如此,他的价值就远远超与他人。一旦李恪为他所用,那凭着两人的血缘关系,他将成为李治最坚固的左膀右臂。

李恪长了一张奇异的脸,瘦削,凝重,冰冷集结在一起,拥挤着他那细细的眉尖扬起如两座冰峰。

李恪默然的点点头,他不似臣子那般对李治充满了畏惧,孤傲的他本身就很难对这个在他看来才能远远不及自己的九弟俯首称臣。

已是傍晚十分,夕阳的光线宛如情人私语般温柔起来。天空中如黄河突然涌起了浊浪般垂上了暮色,金红色的云霞渐渐西去,只留下混沌的脚印。

两人走到玄武门,正见这太阳西坠而下,金灿灿的光线照在两人的脸上,在他们身后拉上了长长的背影。

“三哥,你说,我能接替这父皇留下的重担吗?”李治望着落日,以一种哀伤的口气道。

“九弟怎么这么说,明天你登基之后级成了九五至尊了,应该有点豪情气概了。”李恪的语气淡淡的,话中不带半点的恭维,却也没有嘲讽。

李治长叹了一口气,指着西方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也不知这九五之位,到底应不应该去坐。”

李恪哑然失笑,这次确实真诚的道:“你何必做这苍老之态,九弟正值年少,应建功立业,以慰父皇在天之灵。”

天色愈晚,几名太监在前面打着灯笼,李治两人在后如闲庭散步般悠然。

“三哥,你对朝中大臣怎么看?”李治突问道。

李恪毫不犹豫的答道:“朝中虽有才能之士繁多,但大多都垂垂老矣,年少者可堪大用的少之又少。”

李治停了下来,抬头望了望已经见暮色的天空,才道:“三哥说的既是,父皇叫我善用长孙无忌和禇遂良二人,我也不反对,可二人毕竟年高,朝中急需如三哥这等俊杰之才。”

李恪没有回答,只是心中有些不舒服。

“三哥,你说四哥他怎么就这么想不开呢,难道皇位对他真的就那么重要吗?”

隔了半晌,李治突问道。

李恪没有回答,他不知道该怎么说,在他看来,李泰和他都是一样的人,只不过他比李泰有野心,也有心机罢了。

“走,我们上城楼看看。”李治见李恪默然不语,知他为人虽野心十足,但也傲骨铮铮,决不愿拿那些虚伪的话来敷衍塞责。他这样的人,即使是敌人,也是那种站在明处,和你明刀明枪的拼的那种人。

玄武门是进长安的交通要道,虽是内城门,但雄踞在长安北,牢牢的把长安与北方分成两方不可侵犯的地域。玄武门的城楼上横列着几排士兵,城门守卫见两位皇子上了城楼,忙叫手下拜见。

李治一摆手组织了众士兵,示意他们不用管自己后,带着李恪开始绕着城墙转了起来。

一路上,李治只和李恪说一些轻松的话题。两个人小时候也是无话不谈。刚开始李恪还总是沉默不语,渐渐的也开始放开胸怀,和李治说起笑话来。

“记得几年前我曾与已故去的马大人对对。我出上联‘天做棋盘星做子,日月争辉’,三哥,你可知马大人怎么对的吗?”

李恪一愣,跟着念了一句,口中赞了一声‘好句’,心里却开始嘀咕,这九弟何时有这等气魄了,难道一个人做了皇帝就变了?

他变了,是好还是坏?

李恪也不知自己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自从先皇出其不意的立了九子李治,而把李泰流放均州以后,李恪心里就有一种冲动,一种欲望,虽然这种欲望在太宗的压制下变的很淡薄,但现在太宗驾崩,他的内心里有开始野心勃勃,他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人,作为一个身体里流淌着隋唐两代皇族血液的皇子,他本能的就对九五至尊有着不可抑制的占有欲。

然而从前几日起他就开始犹豫,好多忠于他的大臣都劝他效仿太宗皇帝杀兄而立,可是他们不明白,若是李泰,李恪会毫不留情的下手。但这储君却偏偏是李治!

李恪是薄情寡意之人,但越是这种人有了感情,越是一发不可收拾。李治从小就和他有手足之情,这当然和李泰不同,也许是从来都不曾把他当成自己的敌人,所以心里对他就没有防备,而这个时候,这种感情却成了李恪心中最大的障碍。

他不停的提醒自己,想要做一个统治者,没有牺牲怎么行。可每次试图怨恨李治时,却发现自己真的没有理由去恨他,哪怕是他夺走了本应该属于自己的皇位。

在李泰谋反之前,李恪就已经有了准备,长安城的城防军,有半数他可以调动。可这还不够,朝中的重臣几乎都在李治的身边。尤其是作为开国二十四功臣之首的长孙无忌,还是李治的舅父。这让李恪缺了很重要的条件——人心。

自从将李治封为储君,入住东宫以来,太宗就处心积虑的提高太子的声望。以长孙无忌为太子太师,房玄龄为太傅,萧璃为太保,徐世绩为詹事,李大亮领右卫率,于志宁、马周为左庶子,苏勖、高季辅为右庶子,张行成为少詹事,褚遂良为宾客,让这些朝廷元老重臣都兼任东宫僚属,组成强大的阵营辅佐李治,虽时至今日,如房玄龄等皆已离世,但李治的威望却也深入人心,朝中在无人公开反对李治的地位。

李恪在太宗尚在时就百般受到太宗的牵制,如今太宗驾崩,他本应该放手一博,却发现自己的力量早已不若当初,即使逼宫,也是兵行险招。不到万不得已,李恪是不会如此的。

李治非常无耻的剽窃了朱元璋的对联,见李恪只顾着自己沉思,而不回答,心里暗道:“李恪啊李恪,你还在谋划着你的行动吗,太晚了,即使如以前那个昏聩的李治,都不曾让你成功。不过当初的你是不是要谋反也说不准,也许是长孙无忌冤枉你,也许不是,但你现在若是还想着皇位,那可真是白日做梦了。

“三哥,我们回去吧,待明日登基大典结束后在一通畅饮一番可好?”李治拍了拍李恪的肩膀,哈哈一笑道。

“太子殿下,容我日后在对此对如何?”李恪猛然惊醒,知道自己想的太多了,肯定会引起李治的疑心,嘴上客气着,心里有开始阴沉起来。

李治点点头,招手叫随后的王连过来,低低的吩咐一声,命几名大内侍卫送李恪回府休息。

原本李治打算命李恪进宫以绝他谋反之念,但经过这次相处,李治突地改变了想法,留下这个后患,倒不如让他在自己有了防备的时候动手,他若不动,李治也不会动他,他若胆敢逼宫,李治定会狠狠的将他挫败。能臣服,李治会视其为膀臂,若不然,李治也不会手下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