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作者:lys862051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719

“那好,第二件,佛郎机之祸!说到佛郎机,我朝自开国以来没有人听说过,佛郎机知名是因为正德年间它侵占我朝属国满剌加,几年过去了,现在我朝朝廷之上就连佛郎机人长什么样都不知道,是不是?”

听到我问的话,众臣们面面相窥,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他们当然清楚这个道理,连对手是怎么回事都不知道,怎么去和他们打交道?这时连杨廷和也面带尴尬的和蒋冕、费宏等人交换眼色,但无一人出来反驳。我等了一会儿,见无人出来反驳,说道:

“朕很希望你们有人反驳朕,大声斥责朕的话,大声说出佛郎机人的因果,就像你们能够说出我朝、我中国故事一样!

这说明什么?说明从历代史书中,没有任何记录来显示他们的来历,来说明他们为什么干在我朝沿海开炮!半月以前,我在内阁大堂传旨沿海地区整军、又严令广东省三位大员处理佛郎机之事,不可怠慢,为什么?因为朕怕有朝一日他们会突然打倒京师城下”我说到这里,拍了一把扶手猛地站起。

“看到你们满脸的不可置信,不相信朕的话?!很好,就在朕登基之初,听到佛郎机时一样,朕也不可置信。但三个月的时间,让朕清醒起来,他们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的占领满剌加,续而出现在广东会城,安知不会有朝一日登6天津卫?然后进军京师?就算不进军北京,那南京陪都的安全怎么办?他们要在南京海边给放几声炮怎么办?”

随着我一句句的话,满殿的大臣、文武百官都一脸苍白,想象着京师因为敌人的大炮在不远处响起,城中百姓仓皇无措,自家遭到浩劫的情景。

“臣等万死,竟让陛下殚精竭虑,而臣竟昏昏然不知所以,使国事威殚。”杨廷和苍白着脸,一下子俯身跪下。殿里殿外的人随之跪了乌丫丫一大片。

“众卿起来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此乃古训!朕方才所言乃是最坏的结果,佛郎机人就朕所知应与宋元时之佛朗人有关,现在佛郎机占领满剌加仅仅数年,又袭扰广东,立足未稳,尚且没有太大威胁。不过众卿一定要谨记今日之事。煌煌天朝,为别国所妒,亦为别国所望,稍有不慎便可重演蒙古之祸!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如有妄图粉饰别国居心如火者亚三此人者,即可谓之汉奸!”

“臣等谨尊教诲!”众臣听到我这句话,脸变得惊悚起来,汉奸呀!汉族之奸细,为祖宗所不容!马上俯身说道。

“退朝!”

随着吕芳的一声叫喊,今天的早朝就此结束,但是朝臣们则开始争相的挤在皇史宬等档案馆,查找有关佛郎机人的事情,内阁阁臣则开始认真的考虑海防和禁海的事宜,考虑是不是应该再次派人出海,沟通有无,使大明不会耳目闭塞。

进入八月。天气已经燥热起来。不过对于我这个生长在南方地人还算不得什么。每天依旧地晨练已经养成了习惯。甚至有空闲地时候还会到火药局看看太监们制造火药和研制地黄色火药怎么样了。或者到子弹库去。现在地子弹还是铅弹。我正在想办法变成后市地连体流线子弹。虽然不太顺利。

而且还有一件舔恶心地是。奉天门被雷击了。这让朝野也闹了好一阵。最后还是内阁下文认了责任。要不然弄不好可就麻烦了。

在王氏四兄弟和张佐地努力下。第一块玻璃和钟表生产已经出来。我确实地感觉到现在地科技尽管不系统。但人们非常聪明。他们五个人接触钟表和玻璃生产仅仅十一个月。到禁城仅仅两个月就生产出来。现在地问题就是扩大生产地问题了。

左右无事。我就想到国子监去看看。对于国子监我没有什么印象。前世我根本没有到过北京。就是进京登基地那会儿也是匆匆由永定门、进正阳、大明门进宫地。后来就忙着稳定朝政、革除亢员、清理皇庄、财库、融洽朝臣、铺排技术研究。以致进京三月还没有游览过京师景色。于是找来6炳。带着几个锦衣卫就出宫了。

走在大街上。顿觉人声鼎沸。车马交错而行。一派繁华景象。正当清晨。人们或悠闲地吃着早点。或提着菜篮子去市场上买菜。偶尔有几个学子模样地匆匆走过。人们衣着虽千姿百态。但头、衣服整齐干净。

进入国子监。就觉得里面清静了不少。从侍读学士李时哪里我早就知道国子监规制严格。据说凡举人、贡生、官生、恩生、功生、例生、土官、外国生、幼勋臣及勋戚大臣子弟之入监者。奉监规而训课之。造以明体达用之学。以孝弟、礼义、忠信、廉耻为之本。以六经、诸史为之业。务各期以敦伦善行。敬业乐群。以修举古乐正、成均之师道。有不率者。扑以夏楚。不悛。徙谪之。其率教者。有升堂积分格叙用之法。课业仿书。季呈翰林院考校。文册岁终奏上。

每岁仲春秋上丁,遣大臣祀先师,则总其礼仪。车驾幸学,则执经坐讲。新进士释褐,则坐而受拜。监丞掌绳愆厅之事,以参领监务,坚明其约束,诸师生有过及廪膳不洁,并纠惩之,而书之于集愆册。

博士掌分经讲授,而时其考课。凡经,以《易》、《诗》、《书》、《春秋》、《礼记》,人专一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兼习之。助教、学正、学录掌六堂之训诲,士子肄业本堂,则为讲说经义文字,导约之以规矩。

我看着周围的景象,丝毫没有感觉到当初西南联合大学的那种氛围,尽管学生同样受着各种校规约束,但国子监更像是党校、高级学院的综合体,辩论只在特例的时候才会生,这样的学院出乎我的意料,也渐渐失去了兴致。

“公子,是不是累了,要不要在那边休息一下?”6炳见我的神色异常,问道。

“嗯,不用了,走!前面有间园子正在讲学,怎么去听听。”我没有答应,自顾自的向前走,6炳无奈,只得跟着我一同向前。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今日延学‘大学’是要大家知道我程朱理学起始,程景和程颐先提出‘只心便是天’,而且揭示人性本善,但由于气禀不同,气有清有浊,因而人性有善有恶。所以浊气和恶性,其实都是‘人欲’。由于‘人欲’蒙蔽心智、本性,便会损害天理以致灭天理,所得的结论便是‘无人欲即皆天理’这就是‘存天理,去人欲’的由来,

‘存天理’就要‘明天理’二位大师所著‘格物致知’言曰:‘致知在格物,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因物而迁,迷而不知,则天理灭唉。故圣人欲格之。’

提出‘一物之理即万物之理’,你们只要研究透一物之理,殊途同归,就一定能找到万物之理。相符朱熹老夫子言曰:‘人只有天理、人欲两途’、‘此胜则彼退,彼胜则此退’,此乃万古之理!因人欲有恶,古人深恶之,为今所不取,这就是存天理,灭人欲之本”

‘啪’的一声,无力坐着的二十几个人都愣住了,看着外面怒气冲冲的年轻人。从他身上出的气息让人浑身冷,不自觉的低下头来。心想,怪了,今天怎么会有人明目张胆的扰乱国子监的秩序,胆子也太大了,看起来也不是什么富家子弟。不过他身上怎么这么让人心惊胆颤的,难道我今天生病了?